詩經《國風召南·草蟲》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①未見君子,憂心忡忡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③。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④。未見君子,憂心惙惙。⑤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⑥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⑦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⑧
【注釋】 ①喓(yao腰)喓:蟲鳴聲。草蟲:即蟈蟈,形似蝗蟲,短翅大腹,雄性能發出響亮的鳴聲。趯(ti惕)趯:蟲跳躍的樣子。阜螽(zhong終):即蚱蜢。②君子:指丈夫。忡忡:心神不安的樣子。③止:助詞,相當“了”。覯(gou夠):遇見。降:放下。④陟(zhi至):登。言:發語詞。蕨:野菜名,嫩莖可食。⑤惙(chuo綽) 惙:憂愁不安的樣子。⑥說:通“悅”。⑦薇:野菜名,亦名巢菜或野豌豆。蔓生,莖葉似小豆,可生食或作羹。⑧夷:平,平靜。
【譯文】 秋來蟈蟈叫得多響,蚱蜢蹦蹦跳跳多歡。看不見我親愛的夫君,心里憂憂戚戚多煩。總算看見我的夫君了,終于遇著我的夫君了,我那顆憂戚的心啊,一下子變得有多舒坦! 春來登上那座南山,去采摘嫩柔可愛的蕨菜。看不見我親愛的夫君,心里憂憂愁愁難挨。總算看見我的夫君了,終于遇著我的夫君了,我那顆憂愁的心啊,一下子變得有多么歡快!
春來登上那座南山,去采摘嫩綠可愛的薇菜。看不見我親愛的夫君,心里有說不出的悲哀。總算看見我的夫君了,終于遇著我的夫君了,我那顆悲哀的心啊,一下子變得猶如平靜的大海!
【集評】 清·何焯:“思之甚,則望之切。不惟以得見為慰,即一遇亦足以解憂也。”(《義門讀書記》卷七)
清·姚際恒:“‘亦既見止,亦既覯止’,增一句,深,深。”(《詩經通論》卷二)
清·方玉潤:“(一章) 秋景如繪。(二、三章) 由秋而春,歷時愈久,思念愈切。本說‘未見’,卻想及‘既見’情景,此透過一層法也。”(《詩經原始》卷二)
清·顧鎮:“未見之憂,一節緊一節;既見之喜,亦一節深一節。”(虞東學詩》卷一)
【總案】 詩篇寫一個勞動婦女在秋、春這兩個最撩人思緒的季節與丈夫別離時的憂戚痛苦及與丈夫見面相聚后的欣喜滿足,譜寫了一曲忠貞執著的愛情頌歌。既敢于愁怨,也敢于歡樂,毫不掩飾,絕不做作,神態聲口,歷歷在目,一股純樸天真之氣撲面而來,不是勞動婦女這樣的人物,不是民間文學這樣的體裁,是不容易做到的。其題材、情調、風格、手法,都對后來愛情詩詞的寫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上一篇:詩經《頌·周頌·臣工之什·臣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雅·小雅·南有嘉魚之什·車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