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①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②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③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注釋】 ①盈:通“嬴”,形容姿態美好。牖(you友):窗。②娥娥:美貌。③倡:歌舞藝人。
【譯文】 碧綠的青草,沿著無邊的河畔漫延,似乎永無盡頭。蔥郁的楊柳,漾著婆娑的春風曼舞,輕拂園中小樓。那小樓上美貌的女子,正在皎潔明亮的窗口。那臉頰的紅妝好動人,露出纖細白晳的雙手。唉!想當年我做歌舞伎的時候——往事真是不堪回首;今天我成了游子的婦人,游子一去不回頭,這漫漫長夜,令我怎生獨守!
(王 洪譯)
【集評】 日本·遍照金剛:“凡高手,言物及意,皆不相依傍。如……‘青青河畔草’、‘郁郁澗底松’是其例也?!?《文鏡秘府論·南卷》)
明·陸時雍:“疏節亮音,淺淺寄言,深深道欸,‘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一語,罄衷托出。”(《古詩鏡》卷二)
清·顧炎武:“詩用疊字最難?!缎l風·碩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B用六疊字,可謂復而不厭,賾而不亂矣。《古詩》‘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連用六疊字,亦極自然。下此即無人可繼。”(《日知錄》卷二十一)
清·王夫之:“前六語驚心動魄,后四語居要扼人。前言時,后述事,通首共繪一情事,當之者眾,知之者少?!?《古詩評選》卷四)
清·吳琪:“此章連排十句,讀者全然不覺,以其句句有相生之妙。……詩于眼中寫景,意中寫情,或就詩人寫,或就所詠之人寫,景與情,妙在虛實相生,了無痕跡,尤要在現前之一刻。此詩‘盈盈’四句,就作者眼中實寫,‘昔為’四句,就作者意中虛寫,其興趣全在起手‘青青’二句,振起一篇精神。分明從作者眼中拈出,卻又似于女之眼中拈出;分明從作者眼中虛擬女之意中,卻又似女之意中、眼中之感,恰有符于作者之眼中、意中,真有草蛇灰線之妙也?!?《六朝選詩定論》)
清·方東樹:“草興蕩子,柳自比,二句橫作影。案‘盈盈’四句,始言自己,夾寫夾敘;‘昔為’四句,敘情歸宿,用筆渾轉精融。以詩而論,用法、用筆極佳,而義乏興寄,無可取。此詩以疊字為奇,凡三換勢?!?《昭昧詹言》卷二)
清·陳沆:“楚辭:‘汩予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粍t感盛年之易徂,而傷遇合之不再,固放臣同情也。……何焯曰:‘昔為倡家女,閑之總章;晚遇蕩子,則是終身不諧也。’案倡女者,未嫁之名,以譬己未遇時;蕩子行不歸,則譬仕吳不見用也。難獨守者,行云有反期,君恩償終還也。”(《詩比興箋》卷一)
近·王國維:“‘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無為久貧賤,轗軻長苦辛’,可謂淫、鄙之尤。然無視為淫詞、鄙詞者,以其真也。”(《人間詞話》)
【總案】 《古詩十九首》歷來最受文人推崇,有“一字千金”、“千古至文”的贊譽。詩家惟于這首“青青河畔草”,評說頗有保留,其關鍵就在“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兩句。古人寫詩以言志抒情,男女之事,非不可寫,但以含蓄婉轉為尚,豈能如此詩這般毫不掩飾、赤裸裸地道出?故上引數位評家,或據《玉臺新詠》,指之為西漢枚乘所作,而以楚辭“靈修美人,以媲于君”的比興手法,釋為托物言志,婉言以諷,繞過這位“蕩子婦”的思情?;螂m承認是思婦之詞,卻一面稱贊其筆致精美,語言奇妙,一面又搖頭嘆息:“義乏興寄,無可取。”即使力主寫“真情感”的王國維,既肯定其“真”,又鄙棄其“淫”,評講藝術終難脫出道學家的約束。其實,“空床難獨守”的直露,恰是這位“昔為倡家女”的思婦的口吻。昔日的繁華熱鬧使她比一般的思婦更加難耐寂寞,倡家女的生活習養使她不具有一般思婦的羞澀和顧忌,也使她缺乏克制而在情感表達上更加熱烈而明朗。因此,在我們看來,這兩句正是全篇刻畫人物的“點睛”之筆,它不僅表達了人物的真實情感,而且也真實地表現了人物特定的身分和心理狀態。
(蔣方)
上一篇:詩經《雅·小雅·甫田之什·青蠅》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漢詩《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