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研究《書臻善境·藝啟后昆》
毛澤東的詩詞書法藝術的成績是后天的,他在書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不是因為他是領袖而偉大,而是因為他的書法實踐和他作品的質(zhì)量,使他立于近現(xiàn)代書法之巔。至少,他在以下幾個方面貢獻是巨大的:
首先,在行草書這種書體上。嚴格地說,毛澤東的書作基本上都是行草,純草書寥寥,就是在最狂放的書作《憶秦娥·婁山關》中,也夾雜著行書。如“西”、“月”、“馬”、“而”、“血”等字。在狂草中夾雜行草這種寫法,是毛澤東的創(chuàng)造。雖說這種書法還不被當今書法界所接受,但這種成熟的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作品,其影響一定是極其深遠的。也許有人會說毛澤東當時不會寫這幾個字的草法,這種說法即使成立,但也不要忘了,書法是以情緒和神彩為上的,在表現(xiàn)的過程中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最能表現(xiàn)意味的字體進行書寫,這是第一性的,為什么要“為文害意”呢!另外,行草書體從王獻之開始,在“蒿行之間”改體以來,就通過自己成功創(chuàng)作為后人作出了榜樣,在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地位。而毛澤東以狂草的氣勢,寫出了這么優(yōu)美的行草書,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在章法的構成上,強化重字,大字,形成強烈的對比,也是毛澤東在書法構圖上的一個突破。這種作法是毛澤東在書寫自己詩詞中的書寫情感和審美習慣的一次結合,但給人們的啟迪則很大。因為這樣寫會加重感觀效果,如果寫的自然,將會增強作品的氣勢。毛澤東的這種作法,也定會對中國書法的發(fā)展有所影響。
第三,在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上,毛澤東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他一生的書法實踐,始終是在一條主線上進行的。一生廣置碑帖反復學習,但從來不是學誰是誰,而是以我為主,廣泛吸收。在高層次上,意合古帖中的意念技法,為“毛體”所用。他的很多書寫個性伴隨終身,只是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加入了他吸收來的古帖養(yǎng)分,成熟豐富自己的藝術風格。在這方面,他是極為高明的,為人們學習和創(chuàng)新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偉人諱,毛澤東也是人不是神,因而書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他的書法是不斷追求不斷改進的,這說明他時刻在糾正自己的不足。就是到了他書風成熟的60年代,作品中有時還出現(xiàn)一些草字錯字,有時字體內(nèi)部穿插筆畫交待不清,也有時在整章作品中字字相互碰撞等等。而這些常常被他作品中雄偉的氣勢所沖淡……
劉熙載在講究“書如其人”以后,接下去又講“賢哲之書溫醇,駿雄之書沉毅,畸士之書歷落,才子之書秀穎……”我們感到毛澤東的書法似乎兼而有之,但又似乎哪方面都不是。的確,他就是他——一個敢于破壞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偉人的書法。
上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書如其人·張揚個性》
下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