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傳奇編·陳與郊·靈寶刀(第二十出空門悲痛)
林沖妻貞娘去東岳廟賽會向神祈子,為高俅之子高朋所遇,垂涎其美色。高朋裝病,陸謙為虎作倀,為高設計,以看靈寶刀為名,將林騙入白虎堂,誣其謀刺高太尉,立即問成死罪。貞娘擊鼓鳴冤,帝責成開封府重審。開封府尹竹之有明辨,免去死刑,改判刺配滄州。途經野豬林,幸得好友魯智深相救,又免一死。貞娘與義女綿兒獨守家中,高朋逼婚,綿兒喬裝代母,貞娘在鄰家王媽媽幫助下出逃。三天后,綿兒自盡。高朋使王進攜靈寶刀追趕貞娘,王媽媽又愿替死。王進受到感動,把寶刀轉贈貞娘,自己遠投他鄉。林沖至滄州,看守草料場。恰好竹之有辭官回鄉,借寓館驛中,陸謙奉命來謀害林沖,火燒草場,欲一箭雙雕: 既陷罪林沖,又燒死竹之有。林沖救出恩人,殺了陸謙,投奔梁山。借兵打敗攻寨的官兵,并活捉高氏父子,立即處死。后林沖往四化庵還愿,恰逢貞娘在庵中避難,認出靈寶刀,夫妻團圓。
【破齊陣】 (旦) 【破陣子】 簾卷曲欄人倚,屏開朝嶺云飛。【齊天樂】 望眼難晴,離魂易斷,總是西樓滋味。【破陣子尾】身在琳官鴛幃杳,心在滄州雁守稀,知他夢也迷。
一夜深愁愁不徹,曉來還是愁時節。妝奩無鏡復無釵,兩鬢蓬松心寸折。奴家自從王虞候饒了我性命,又贈我這口寶刀。指引我躲在這四化庵。這庵中尼姑,近日又到補陀進香去了,王媽媽又將一兩件衣服央他典當糧米,好不凄涼。天哪! 雪衣霜履剩云鬟,蘭若秋來盡日閑。侍遍西樓腸欲斷,才郎遙憶滯關山。
【風云會四朝元】 【五馬江兒水】 關心迢遞,兒夫竟不歸。望燕云縹緲,瀛海沉迷,魚雁無消息。(痛苦科) 【桂枝香】痛孩兒拋棄,痛孩兒拋棄! 【淘金令】惟與鄰母相隨,法侶相依; 一劍燈前,三更夢里,【駐云飛】愁緒渾如織。嗏,我這里自思惟,【一江風】欲待學姜女尋郎,怕再逢奸宄。良人無見期,奴家有誰倚? (哭科) 【朝元令】今霄這搭,凄凄冷冷,不由流涕。
煢煢投繯為狂奴,愛友輕生脫鍛爐。痛定自來偏覺育,一絲殘命在荒途。
【前腔】 荒途逃避,風狂雨正疾。恨毒獸知風,利刀馳逼,不死不放你。賴王公仗義,賴王公仗義,其時見我拚生,反痛我夫妻。脫與豪曹,教投靜室,急難聊存濟。嗏,我這里自支持,(哭科) 捱盡黃薺,滴殘清淚。我心良匪石,海深終見底。(哭科) 何須寄語,孤孤影影,沒些巴鼻!
蓬窗獨坐思悠悠,跌綻鞋尖只淚流。衰鬢斷腸俱不問,只將幽恨度深秋。
【前腔】深秋天氣,長空雁到遲。我欲登高望遠,酌彼金罍,只怕霜露沾我衣。見疏林葉落,簾卷西風,人在天涯。蹙損春山,望穿秋水,處處催刀尺。嗏,那些個忖腰圍? (哭科) 又別館寒砧,敲得柔腸碎。才郎衣怎底,許時誰拆洗? (哭科) 千山萬水,迢迢遠遠,怎生將寄!
半窗殘月照黃昏,向在深閨尚斷魂,況是空門人寂靜、孤身和淚掩柴門。
【前腔】柴門深閉,青山日又低。見烏鴉棲樹,牛羊入室,偏你無歸計。嘆夜長人寂,嘆夜長人寂,只聽得鐵馬錚錚,玉漏遲遲。珊枕空余,銀缸獨對,展轉難成寐。嗏,一會轉憂疑,(哭科) 想著俺無底兒夫,莫不做了他鄉鬼? 天哪! 你那里兇與吉,奴這里怎得知! (哭科) 千思萬想,生生死死,兩難周濟。
琳宮: 仙人所居處,或指道宮,道院。鴛幃: 指鴛鴦帳。雁字: 指書信。蘭若: 寺院、梵語阿蘭若省稱,意謂寂靜。燕云: 古稱燕云十六州,約當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地。滄州屬河北。瀛 (ying、蠅) 海: 指浩瀚的海洋。姜女尋郎: 傳說孟姜女的丈夫范杞良被秦遣筑長城而死,孟姜女尋夫哭倒長城。煢煢投繯為狂奴: 煢煢,孤獨的樣子; 投繯、投圈自縊; 狂奴:即狂夫,舊時婦女對丈夫的謙稱。黃薺 (ji基): 指最簡陋的飯菜。心良匪石: 良,確實; 匪、不。《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沒些巴鼻: 即沒有著落。巴鼻,根由,緣因。春山: 指眉,秋水指眼。刀尺; 代指縫制衣服。忖腰圍: 測量腰圍,這里意指因愁而消瘦。
《靈寶刀》三十五出,敷演 《水滸傳》林沖逼上梁山的故事。劇本卷尾題說:“山東李伯華 (李開先字) 先生舊稿,重加刪潤。凡過曲引尾二百四支,內修者七十四支,撰者一百三十支。”可見原是據 《寶劍記》改編而成。
《空門悲痛》一出戲,就其劇情和語言來看則為陳與郊的新創。主要表現了貞娘在四化庵的孤苦處境和對刺配滄州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貞娘由于得到王進的同情幸免于難,和王媽媽躲到四化庵,生活困窘,進退兩難。在這種景況下,更加懷念遠離的丈夫和哀悼死去的綿兒,唱詞壓抑凄切,催人淚下。【破齊陣】 首先描述了自己所處的環境:“簾卷曲欄人倚,屏開朝嶺云飛。”清晨卷簾出門獨倚欄干,遠處群山漸漸顯露: 朝云飛散。貞娘遠眺,天地蒼茫,離恨別緒頓時涌上心頭,忍不住淚水漣漣,別是一番難言的滋味。身在道院,心在滄州,杳無音信、夢魂縈繞。這是由環境寫回到內心的綿綿情思,引出無限感慨。
【風云會四朝元】 由分離的丈夫寫到屈死的綿兒:“關山迢遞,兒夫竟不歸。望燕云縹渺,瀛海沉迷,魚雁無消息。”丈夫走了,陪隨在身邊的綿兒又眼睜睜看著是一去不回,“痛孩兒拋棄,痛孩子拋棄”!喊出了心中的悲痛。短短幾天,家破人亡,一個無依無靠的婦人獨自承擔這重大打擊,該有多么困難啊! 所幸還有鄰母陪伴,還有道庵可以棲身、在燈前撫弄那把招惹了橫禍的寶刀,愁如亂絲。想再去尋找丈夫,卻又擔心還會有壞人追趕,只能困守在這空門之中,正是一絲殘命,懸系荒途。一日倚望,又近黃昏,眼見的是又一個難熬的漫漫長夜,“今宵這搭,凄凄冷冷,不由涕淚橫流。”
還是用同一支曲子,貞娘表達了對王公仗義救人的無限感激。緊接著又用這同一曲子進一步傾訴了自己空門思夫的感情。“深秋天氣,長空雁到遲”,著力于刻畫深秋季節、寒意逼人。觸目是黃葉滿地,枯木蕭疏,想邁出空門,登高望遠,獻一杯酒寄托對親人的遙思,又怕脆弱的身心再也抵不住霜露的寒冷。先是尋找丈夫的念頭被打消,再是外出登高的想法也實現不了,一步步由遠而近地退避,一層層由外而內的深逼,剩下的便只有沉沉的暮秋,帶著種種肅殺,壓抑的氣氛籠罩著孤寺,籠罩了廟宇中孤獨的貞娘。黃昏中,西風中送來家家趕制寒衣的刀尺聲,送來了搗洗衣服的砧聲,真是一聲聲都敲打在貞娘的心上,冬天將臨,到哪里去找丈夫量制寒衣; 丈夫在外,他的衣服“許時誰拆洗”? 即使為他做好了,洗凈了衣服,“千山萬水,迢迢遠遠,怎生將寄”! 而且更可怕的還是,丈夫是死是活,都難于得知。想到丈夫可能做了“他鄉鬼”,貞娘簡單為自己這猜想嚇住了,忍不住喊了一聲“天哪! 你那里兇與吉、奴這里怎得知!”所有這些生生死死的愁思無法排遣,貞娘只能空門寂靜,面對半窗殘月,孤身和淚,去忍受離別和思念的煎熬。
最后一支曲子,作者用了對比的手法來描寫和烘托貞娘所處的空門暮秋的境界:“柴門深閉,青山日又低。見烏鴉棲樹,牛羊入室,偏你無歸計。”夕陽西下,暮色蒼蒼,歸巢的鳥兒各自安寧下來了,放牧的牛羊也回到圈里,那緊閉的柴門卻一直是寂靜無聲,好象從來沒有住人。有多少個這樣的黃昏時刻,貞娘倚望窗前,盼望丈夫出現的奇跡,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加孤寂的夜晚。“只聽得鐵馬錚錚,玉漏遲遲。”好象故意要延長這難捱的時光。貞娘就是在這樣一個孤獨、寂靜、清苦的環境里,打發她那沒有盡頭的苦思苦戀的日子。這一段唱詞,將悲痛的氣氛推向高潮,接著戛然而止。顯而易見,作者在這出戲中所塑造的空門思痛的怨婦形象,是比較成功的,表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具有相當感人的力量。
上一篇:古典名劇·琵琶記·激怒當朝
下一篇:古典名劇·牡丹亭·牝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