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清代劇曲·清代傳奇·丁耀亢《表忠記·射像》原文與翻譯、賞析
(末射介) 不中,待學生罵來。
【醉羅歌】 (末)林甫林甫真遺臭,奸相奸相善佞柔。把唐朝忠鯁盡誅流,邪媚把君王誘。霓裳羯鼓,淋鈴雨愁,馬嵬蜀道,皇輿遠游,三朝釀亂為戎首。心似劍,舌如勾,斫棺斬首罵千秋。(射中介)
【前腔】 (丑) 秦檜秦檜真遺臭,賣國賣國有機謀。把宋朝天下掌中收,獻幣甘臣寇。順昌幟落,靺鞈馬收,金牌頒詔,英雄斷喉,含冤三字莫須有。長舌婦,大腳囚,鞭尸啐骨罵千秋。(連射不中介) (外)該學生射這奸相嚴嵩了,也待學生數其罪而誅之。(怒介)
【前腔】 (外) 嚴賊嚴賊真遺臭,父子父子似鵂鹠。與明朝忠烈結冤仇,誅殺憑神手。搖唇鼓舌,陽光暗幽,興波起浪,江河逆流,冰山勢倒終難守。狐九尾,蛇雙頭,藁街肆市罵千秋。(連中介)
《表忠記》 又名 《蚺蛇膽》,取材于明代嘉靖年間史實,寫楊繼盛等忠良朝臣反對權奸嚴嵩的斗爭。劇中主要寫楊繼盛的忠烈事跡,也涉及到當時同嚴嵩對立的其他人物,其中寫到沈煉的第十五出 《射像》 非常生動。據《明史·沈煉傳》 記載,沈煉在嘉靖年間官錦衣衛經歷,上疏彈劾嚴嵩,被嚴嵩治罪,流放保安州。他在教場設置三個箭靶,一個寫唐代奸相李林甫,一個寫宋代奸相秦檜,一個寫嚴嵩,每天挽弓射箭,射中則取酒痛飲。《明十六種小傳》 中的 《沈小霞妾》 和江進之的《沈小霞傳》 等野史的記述與此大同小異。擬話本《古今小說》 中的《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一篇描寫了這樣的情節。丁耀亢采用了這些事實,作為對楊繼盛事跡的陪襯,增強了戲劇效果。
此劇寫嚴嵩害死太師夏言之后,嚴嵩之子嚴世蕃要謀奪夏言的一名美妾,讓趙文華找來沈煉進行要挾。沈煉把嚴世蕃和趙文華羞辱一番,嚴嵩大怒,羅織罪名把沈煉發配到保安充軍。沈煉來到保安,和當地秀才李仁、吳義一同飲酒射箭,沈煉讓人在四十步外設一幅白布,上面畫三個大奸臣,即唐朝李林甫、宋朝秦檜和當朝嚴嵩。沈煉興個酒令說,每人用箭射此三人,射中者飲酒。李、吳二人知嚴嵩正在當權,炙手可熱,不敢放箭,沈煉就讓他們二人只射李林甫和秦檜,他親自射那嚴嵩以泄恨。這雖是閑友聚會飲酒游戲之舉,卻帶有強烈的政治斗爭色彩,成為此劇的精彩片斷。
第一支 【醉羅歌】 是李仁射李林甫時所唱。李仁先射一箭未中,就以唱詞痛罵李林甫,歷數李林甫的罪惡,如誅殺忠良、迷惑明皇、以至于釀成安史之亂等,指出像這樣口蜜腹劍的巨奸,應受到后人千秋痛罵。罵畢,他一箭射中李林甫,于是依令飲一杯酒。
接著由吳義射箭。他唱的一支 【醉羅歌】 是痛罵秦檜的,也歷數秦檜的罪惡,如竊取南宋朝政大權、里通金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等,因此當受到后人千秋痛罵。之后他連射了幾箭都沒有射中,甚是無趣,只好自飲一大碗酒解嘲。
此后由沈煉來射嚴嵩。他唱的這支 【醉羅歌】,怒數嚴嵩之罪,聲色俱厲,痛斥嚴嵩父子把持朝政,排陷忠良,搖唇鼓舌,興波作浪,奸狡如九尾之狐,狠毒似雙頭之蛇,應當受到后人千秋痛罵。罵畢取箭連射,三箭皆中。于是他感到十分暢快,連飲了三大杯酒。
以上三支 【醉羅歌】,最主要最精彩的是沈煉所唱的一支,李仁、吳義二人是沈煉的陪襯。李林甫、秦檜是歷史上的著名奸臣,后人已無疑議,李、吳二人打死老虎逞英雄,其行為頗有些可笑而滑稽。嚴嵩是當朝相國,是正在吃人的活老虎,沈煉敢于怒罵交加,表現了嫉惡如仇的正義之氣和臨敵不懼的英勇精神。在沈煉看來,飲酒只是與人聚會的形式,而借此機會表達政治態度、聲討權奸罪惡,并以此宣泄胸中的郁悶與不平,這才是他生活的內容。這段曲詞,生動地展示了沈煉這一位敢于同權奸斗爭、稟性正直豪爽的忠良形象。同沈煉相比,李仁的膽小怕事、吳義的卑瑣庸俗構成鮮明的反襯。尤其是射像之后,吳義暗自得意,他親眼目睹了沈煉同嚴嵩作對的表現,他要進京向嚴嵩告密,作為賣身投靠權奸的階梯。到后來第二十出 《毒譖》 中,寫嚴世蕃得到吳義密報,擬定沈煉結黨謀逆之罪予以滅族。沈煉的表現及最終的悲慘下場對于此劇內容來說,是展示嚴嵩的暴虐與奸惡,為楊繼盛上本彈劾嚴嵩提供有說服力的事實依據。同楊繼盛相比,本出描寫沈煉射像的凜然正氣和無畏氣概,成為塑造楊繼盛忠良形象的鮮明的正襯。因此,這三支曲子是關系到全劇結構和人物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忽視。
上一篇:《蟾宮操·閨玩》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表忠記·揮膽》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