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譏時》張鳴善》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大綱來都是哄。說英雄誰是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世上有沒有英雄?有,當然有,但是現在沒有。現在這些身居高位,享受高俸祿,過著奢侈生活的人,不過是一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甚至是禍國殃民的蠹蟲。
三公是高位,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此后歷代又有些變化,但都是官居極品,位極人臣。但看一看這些“三公”們是什么德性呢?“鋪眉苫眼”,不過是裝模作樣而已。
萬鐘,是極高的俸祿。古以六斛四斗為一鐘。那么,這些享受萬鐘俸祿的又是什么樣的人呢?“裸袖揎拳”,卷起袖子,露出拳頭,比喻大吵大鬧,粗俗不堪。
時用,即為時所用,即所謂能經世濟民的人才。那么,這些“時用”的人又是什么樣子呢?胡言亂語,吹得天花亂墜,其實一點用都沒有,更可怕的是把國家搞得一塌糊涂。
“大綱來都是哄”,意思是總的來說,都是哄騙胡鬧。
下面用了一個鼎足對,再作了更具體的比喻。
據說周為諸侯時,曾經有鳳鳴于岐山,后來,周果然不斷發達昌盛,終于打敗了商,建立了周朝。那么,現在這些自稱為“岐山鳴鳳”的是什么東西呢?五眼雞。也就是民間所說的“烏眼雞”“杵眼雞”,不過好斗的公雞而已。
南陽臥龍是諸葛亮的號。那么現在這些自稱為“臥龍”的又是什么呢?兩頭蛇。本是普通的動物怪胎,古人認為于人不利,看見兩頭蛇的人會死去。
渭水飛熊指姜太公呂尚,也就是民間所稱的姜子牙,八十歲才遇到周文王,后來成為周文王和周武王最重要的謀臣,幫助他們戰勝商紂,建立了周王朝。據說周文王曾經夢見一只飛熊落到大殿上,解夢的人說必得賢人,后來果然在渭水之濱遇到呂尚。
那么現在這些自稱“渭水飛熊”的又是什么東西呢?三腳貓,俗語中指那些只有半罐水、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人。
題目名叫“譏時”,也就是對當時的社會和達官顯貴們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揭開了那些沐猴冠帶、尸位素餐的權貴們的虛偽面紗。就像倪瓚在〔雙調·折桂令〕《擬張鳴善》中所說的一樣,“到如今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杰”,斗爭性是很強的。
上一篇:《《警世》 張養浩》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越山即事》 張可久》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