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關漢卿《望江亭中秋切鲙旦》原文與翻譯、賞析
【后庭花】你著他休忘了容易間,則這十個字莫放閑: 豈不聞“芳槿無終日,貞松耐歲寒”。姑姑也,非是我要拿班,只是怕他將咱輕慢。我我我攛斷的上了竿,你你你掇梯兒著眼看,他他他把鳳求凰暗里彈,我我我背王孫去不還。只愿他肯肯肯做一心人不轉關,我和他守守守白頭吟非浪侃。
《望江亭》 是關漢卿力作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喜劇。它寫了年輕貌美的譚記兒孀居后,常到清安觀同住持白姑姑相伴。后經白姑姑撮合,與白姑姑的侄兒、赴潭州上任的白士中結為夫婦。權豪勢要楊衙內垂涎譚記兒儀容,欲納為妾,惱恨白士中娶她,便誣告白士中,拿了勢劍金牌到潭州取白士中首級。譚記兒臨危不懼,中秋之夜,她不顧丈夫的阻攔,扮成漁婦,利用楊衙內好色的弱點騙走了金牌、勢劍和文書,保住了自己的幸福婚姻,懲罰了惡人楊衙內。這里選的是第一折中的一支曲子,是白姑姑要撮合白士中與譚記兒時,譚記兒所唱。這段唱詞體現了一個女子,特別是一個寡居的女子對愛情的理解,這種理解是那么的深刻、透徹,并且從中可以看出譚記兒的從容、周全、主動的特點。這段唱詞文辭十分優美,人物語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對于一個曾經滄海的女子,對愛情、婚姻無疑是極為慎重的。她有一定閱歷和見聞,有見識,所以面對突兀到來的婚姻,她顯得那么的遲疑、猶豫。但一旦定下來,又是那么的堅決、熱情。這是中國傳統愛情觀念的一個典型表現。《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云: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繼而則是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這種情感是真摯的,是一往而情深的。
“你著他休忘了容易間,則這十個字莫放閑: 豈不聞 ‘芳槿無終日,貞松耐歲寒’。”對于譚記兒來說,因為經歷過,所以認識得更清楚。特別容易得到的,人們往往不加珍惜,故多不能持久,因而有譚記兒的諸般推托,而這推托恰是為了讓得到的愛情更持久,為了讓白士中記住愛情來之不易。孟郊《審交》 詩云: “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 這里用芳槿比喻人心多變。芬芳的槿花雖然很好看,卻很容易凋謝; 只有那貞節的松柏才能笑傲嚴寒。這里連用了兩個比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明了這般推托之后遲來的愛情將是持久的,是值得珍惜的,同時也表白了自己的愛將如那傲寒的青松一般。譚記兒重情、深情,要求持久、穩定的愛情,對曾經滄海的她來說,無疑是可以理解的。譚記兒十分周全、穩重,她把目光投向很久的將來,有了這樣的特點,到后來一個人獨闖虎穴騙走金牌、勢劍,就成為一種必然了。同時,譚記兒又是深情、敏感、細心的人,她擔心白士中怪她諸般推托,“非是我要拿班,只怕他將咱輕慢”,對著觀眾訴說衷情,希望能有人理解她。譚記兒又是一個羞怯的女子,答應之后卻不好意思起來,“我我我攛斷的上了竿,你你你掇梯兒著眼看,他他他把鳳求凰暗里彈。” 欲說還休,吞吞吐吐,羞羞答答,好像在怪罪白姑姑慫恿她走到了這一步。白姑姑你以后可不能不管啊! 而那個人呢,卻暗地里學起司馬相如來了。這里有幸福、害羞,有心跳臉紅,還有對白士中的欣賞與歡喜。接著她大膽地表露了心跡,她也要像卓文君那樣,只要他一心對我好,我將一去不還。最難能可貴的是,譚記兒又大膽提出了對白士中的要求。既然我如此,那么你也應如同那貞松,一心一意,做個在愛情的道路上不轉彎的人 (關通彎)。不僅僅有一往情深,還有理智,更有要求對方不要二三其德的平等追求。在提出要求后,她對愛情充滿了信心,盡管還是羞羞答答,但最終還是同意了與白士中白頭偕老!
如果說《望江亭》 主要是展示譚記兒從容不迫、機智勇敢的品格的話,那么,第一折的這支曲子則更多地表達了一個平常女子在愛情面前的猶豫、理智而又向往、熱情的特征。因有了這樣的一段唱詞,這個年輕貌美的譚記兒的形象,就豐富起來了,更加可愛,也更加可信。
上一篇:《有情癡》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朱買臣風雪漁樵記》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