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奭(1844—?),字紫然,號紫然居士;又字棠門,號飯石道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生于山東省其父任署中。祖籍長白,家居北京。早卒。為崇恩第四子。崇恩,字仰之,號語鈴,官至山東巡撫。善詩,有《香南居士集》8卷。廷奭之母鈕祜祿氏,亦能詩。
同治元年 (1862)除夕之日,19歲的廷奭自編所作之詩文合集,題名為《未弱冠集》。《未弱冠集》共8卷,詩集即占7卷。
廷奭8歲時作有《問天》詩: “一笑太古色,萬人頭上青。不知天外物,何處問仙靈。”10歲時曾寫一篇讀經文章,縱博而饒氣勢,令師友驚奇。7年間歷經幾位塾師,但多才早慧的廷奭均感受益無多。以后,從師于浙江山陰學者稽春原,受業3年,為同座中最年幼者,成績最佳;先生 “以大器許之” ( 《鐘珂序》)。廷奭從稽春原學書習詠,深得其傳,后又從師繆繡田,為寫詩打下良好根基。
廷奭論詩受袁宏道、袁枚等人詩論的影響,主張 “性靈說”。《未弱冠集》中有多首論詩之詩,對為詩之道和作詩之甘苦深有體味。廷奭之詩,受到了他的親戚與朋友的極口贊揚:“本以芝草醴泉之澤,出為潤身華國之文。況復字酌句斟,一字一珠; 義正辭嚴,尋妙諦不在一花一木”(《姚德馨序》)。“至于吟懷詠物、感時贈友諸篇,無情非艷,有字皆香,尤為世俗妃青偶綠者所能追隨其萬一。仿佛杜少陵晚年風格,余不勝欽佩之至”(《鐘珂序》)。而《丁源漢序》更把這位紫然公子譽為有溫庭筠、李商隱之出眾才華;有孟郊、儲光羲的幽思特色;詞句之妙可比才高八斗的曹植; 氣概之豪可比竹林七賢之嵇康。
上一篇:善耆《庚子秋日感事和韻》
下一篇:恩華《志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