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高頂
中峰云已合,絕頂日猶晴。
邑居隨望近,風煙對眼生。
云居山共有三處,一在房山(今北京房山)西南,因時有白云繚繞山之半麓,故名,又稱石經山;一在福建連江縣北三十里,山有蓮花石,四周有瓣,輕搖則動,用力撼則反否;一在江西永修縣西南,又名歐山,紆回險峻,頂常出云,周圍群峰環抱,削如城廓,至極頂復開豁,有湖有田。就王褒的情況看來,其家世封南昌,梁武帝時又襲南昌縣侯,故所詠者當為江西之云居山,山頂有寺,乃徑書云居寺高頂了。
詩中選取登極頂由寺中往下俯瞰的角度來寫,但起首先描述山之峻高。 “中峰云已合,絕頂日猶晴”,則一山之中,陰晴各殊,它高聳云外的雄姿也不言自明了。后兩句又轉過筆勢,細記諸般景物。躬身俯察,山下的居舍房邑無不歷歷呈現,仿佛就近在面前;而放目縱眺,風煙浮蕩,似乎于眼邊生發,卻綿連無盡。這里的“隨”字和“對”字用得極為準確,它和“近”、 “生”呼應照映,形象地展示出觀察角度的變化與由之帶來的不同情境。
這首寫景小詩淺近平易,直就頂峰所見道出,別無更深的寓意,但卻善于捕捉最富有特征的細節,從而構成一幅天然畫圖, 清新生動,給人以美的感受。
上一篇:于長安歸還揚州|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五侯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