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雜劇·王穉登《相思譜》原文與翻譯、賞析
【接云鶴】 (生上) (雜扮一從人、一船家隨上) 尋花到此轉艱辛,過了瓜村又日曛。
(生) 呀,長江一衣帶,金山一拳石。試問往來船,誰是傷心客。你看。
【小桃紅】 層波映日,疊浪連云,舉目愁無盡也。只見孤帆底,風疾杳難尋。想古今有情人,也只是心中馬,意中猿,拴不住也。兩下凄涼誰可問,看那江鳥縱橫,我思路好紛紛。
(雜) 已到金山了。(外扮和尚上)
(外) 相公,你看這江水也不是江水,正乃是消磨英雄的大蕩也。老僧早看潮生,晚看潮落,不知過往客作如何想。你那些閑花草,也索從此淡些子也。
【下山虎】 野花如繡,野草如茵。千古悲心事,教人怎不斷魂。相公,這一塊維舟之石,正是諸理齋老爺醉后臨流、落水而亡的是處在了。(生)咳,可憐。(外) 說什么骨肉何疏,反覺鷗鳶可親。八斗才華水底沉,形影都成燼,惟有陰風吹野磷。(生) 呀,日已暮了。(外) 四下愁煙起,白日又昏,剩水殘山一亂塵。
(生) 太虛,我功名之念到也易丟,只是王嬌如這樣恩情,兀自不能忘卻。(悲介) 我那嬌如嗄。
【蠻牌令】 這相思如何忍,知何日見伊身。千里相尋來又返,空落得淚沾襟。(外) 相公,你何須如此憂煩,豈不聞書中有女顏如玉? (生) 咳,太虛說那里話來。縱然王嬙、西子,終不如我意中人。我如今在此,尚有太虛清談消遣,他黯淡孤燈誰共,只落得好夢難成。向空中,把衷情自鳴,望伊人鑒我殷勤。
(外) 相公,你且進內房少坐。
【尾聲】 天涯何必傷心甚,姻緣事誰是死生情。(生) 今夜更,愁月明。
《相思譜》 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戀情故事。書生周郎與妓女王嬌如相戀,訂盟嫁娶。嬌如義姐三哥也愛慕周郎,便鼓動鴇母遠遷揚州,以圖拆散周、王姻緣。嬌如寫下血書,連同金鳳釵和汗巾一起托給船婆,請她轉交周郎。不料船婆貪財,匿下血書與信物。周郎與嬌如彼此思念,魂顛夢倒,以致周郎竟為相思鬼所戲。風月仙姑感念其深情,遂令相思鬼引二人夢中相會。二人正在歡聚之時,忽遇金甲神將夢驚散,頓覺惆悵無已。這里的套曲敘寫的是周郎尋訪王嬌如途中與鎮江金山寺長老太虛會面晤談的情景。
首曲 【接云鶴】 交代了本折的時、地及人物行動背景。周郎乘船來到金山下,是為了 “尋花” 即追尋王嬌如的蹤跡。此時 “過了瓜村又日曛”,暮色漸起,飽嘗旅途艱辛的周郎觸目傷懷,悲今吊古,只覺心下一陣凄涼。次曲 【小桃紅】 反映的就是這種帶有濃重感傷色彩的情緒。曲中 “層波映日,疊浪連云”、“只見孤帆底,風疾杳難尋”、“江鳥縱橫” 等等的描寫展現出江上黃昏的蒼茫意境,面對此情此景,周郎滿腹憂思有增無減,只覺 “舉目愁無盡也”。他由個人的情感遭遇進而聯想到古往今來有情人的共同景況: “也只是心中馬,意中猿,拴不住也。” 而后又由對情之一字的感悟回想到自己與王嬌如 “兩下凄涼” 的現實處境,心緒更為紛亂。劇作以浩闊的江流、黯淡的晚霞映襯出周郎片帆孤舟轉徙江湖的凄苦,相應地也就突出了他對待愛情的真誠態度和堅定信念。
接下來的 【下山虎】 一曲藉金山寺老僧太虛的口吻發抒了人生無常的感慨。太虛以為,世間萬緣皆空,連骨肉親情都不可靠,只有與世無爭的“鷗鳶可親”。因景生情,名士諸理齋落水而亡的處所自然引起他“八斗才華水底沉,形影都成燼,惟有陰風吹野磷” 的傷感,霧籠江山的薄暮景色更讓他覺得紅塵俗世只是 “剩水殘山一亂塵”。在太虛眼里,“野花如繡,野草如茵” 的自然物色,原不過是“千古悲心事” 的襯景。天道無親,人事易變,苦苦追求的一切轉瞬間都將成為夢幻泡影。這些寄托遙深的言辭中暗含諷勸之意,希望周郎能退后一步,求得解脫,以免為情所累,難以自拔。周郎充分領會其意,卻不以為然,當即表示,對他個人來說,世間榮華可以不要,“只是王嬌如這樣恩情,兀自不能忘卻”。此時的周郎為太虛觸動心事,一腔深情再也掩藏不住,遂借 【蠻牌令】 一曲,一無顧忌地直訴相思相戀之苦和奔波尋訪愛侶之難: “這相思如何忍,知何日見伊身。千里相尋來又返,空落得淚沾襟。” 接下來的 “他黯淡孤燈誰共,只落得好夢難成” 兩句表面上寫王嬌如思念周郎,實際上卻凸顯了周郎自己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他因思念嬌如而展轉難眠,便設想嬌如也在思念自己,因而 “好夢難成”。這種婉曲的表達比“這相思如何忍”、“空落得淚沾襟” 等直抒胸臆的寫法又深了一層。后面的 “向空中,把衷情自鳴,望伊人鑒我殷勤” 兩句進一步表現周郎的深情,他對著空中大聲表白,盼望情人能與他心靈相通,感覺得到他的一往深情。這種充滿呆氣的行為將一個單純而癡狂的多情書生形象略帶夸張地呈示在了人們面前。
最后的 【尾聲】 以太虛的勸慰和周郎的憂思對比作結。“天涯何必傷心甚,姻緣事誰是死生情” 兩句出自太虛之口,以看破紅塵的過來人語氣勸周郎不必過分傷心,因為世間極少有生死相依的情緣,費心勞力苦苦追尋,最后只會發現是自作多情。而為情所困的周郎對此充耳不聞,只是沉浸在對王嬌如的懷戀之中。“今夜更,愁月明” 兩句,意思是說擔心晚上月色清明,望月懷遠,會愈加思念心上人,那一來憂恨交纏,痛苦更甚。這兩句描寫人物的相思之苦,用語含蓄,意韻悠長,留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回味。
整套曲文以周郎和太虛的言辭交織而成,展現出兩種相互對立的戲劇情緒。太虛與周郎二人,一個冷靜超脫,一個熱烈執著; 一個苦口婆心,一個執迷不悟; 一個老練通達,一個真醇質樸。對比手法的運用增強了作品的戲劇性,同時也將兩個人物的身份、性情展示得更加清晰。諸曲雖帶有較強的文人化傾向,遣辭造語不盡當行本色,但也能注意生動模擬人物聲口,做到 “說何人肖何人,議某事切某事”,于質直簡凈中煥發出文采,給人以自然清新的感覺。
上一篇:《琵琶記·糟糠自厭》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看錢奴買冤家債主》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