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沁園春》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花亦無知,月亦無聊,酒亦無靈。把天桃斫斷1,煞他風景2;鸚哥煮熟,佐我杯羹3。焚硯燒書,椎琴裂畫4,毀盡文章抹盡名。滎陽鄭5,有慕歌家世,乞食風情6。單寒骨相難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7,看蓬門秋草8,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難道天公還箝恨口,不許長吁一兩聲?顛狂甚,取烏絲百幅9,細寫凄清。
【注釋】
1.夭桃:茂盛艷麗的桃。《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斫(音zhuo):砍。
2.煞:同“殺”,損傷。
3.佐:輔助。
4.椎(音zhui):用椎打。
5.滎(音xing)陽鄭:典出自唐代傳奇《李娃傳》。滎陽(今河南省滎陽縣)鄭,是其中男主角,因家居滎陽,故寫滎陽鄭。鄭生在
《李娃傳》中沒有名字,到《曲江池》一劇中才取名元和。
6.風情:舊指男女相愛的情懷。
7.青衫:唐九品文官服色。本詞實指“青襟”,“青襟”即青領,學子之服,借指讀書人。明清專指秀才。
8.蓬門:用蓬草編的門,指貧寒人家。
9.烏絲:是烏絲欄的省略語。烏絲欄指有黑格線的絹素或紙箋。
今譯
美麗的春花呵,
你無知無情!
千百年受人歌詠的明月呵,
你也變得無聊透頂!
那能使人解憂忘愁的美酒,
再也不靈!
我要把那艷麗的桃花砍斷,
殺殺它的風景!
我要把那會學人語的鸚哥煮熟,
做一道菜,助我酒興。
我要燒毀那書籍、摔碎那筆硯,
我要砸毀那古琴、撕碎那古畫,
我要毀盡文章抹盡名!
我象那滎陽的鄭生,
流連花巷,乞食風情。
唉!我這副潦倒單寒的窮命相,
自生下來,就再也難以改更。
任人笑我頭戴破草帽,
自著秀才衣、瘦骨伶仃。
你看我的家:年年
住在一條破巷里,
蓬草門生,
夜夜一盞孤燈,
聽那細雨,
敲打著疏窗
聲聲。
難道天公還要
箝住我的嘴,
不許我——
長吁短嘆一兩聲?
呵呵!人人都說我狂
說我瘋,
我要取百幅箋紙,
細細寫寫我心中的
凄清。
上一篇:邢具贍《出塞》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鄭谷《雪中偶題》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