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無題》原文與翻譯、賞析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②,蠟炬成灰淚始干③。
曉鏡但愁云鬢改④,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⑤。
蓬山此去無多路⑥,青鳥殷勤為探看⑦。
〔注釋〕
①本篇選自李商隱《李義山詩集》。作者有一部分詩題作“無題”,內(nèi)容比較隱晦,或?qū)憪矍榛蚪鑼憪矍槎碛屑耐?。②絲,與“思”諧音,以春蠶吐絲比喻愛情相思。③淚,蠟燭點燃時流溢的脂油叫燭淚。此以燭淚比喻眼淚。④曉鏡,早晨照鏡子。鏡,作動詞用。云鬢,形容年輕女子的鬢發(fā)像烏云一樣豐盛、松軟。⑤夜吟,深夜吟詠詩句。月光寒,月夜寒涼。⑥蓬山,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是仙人居住的地方,這里指女子的住處。“蓬山此去”為“此去蓬山”的倒文。⑦青鳥,《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說,西王母有三青鳥,赤首黑目?!稘h武故事》載,西王母會漢武帝時,有青鳥先到殿前,于是后人便把“青鳥”作為通信息使者的代稱。
〔分析〕
李商隱的許多無題詩,往往有政治諷喻或人事關(guān)系上的隱托。但在沒有確切旁證的情況下,只能就詩論詩。從這首《無題》的內(nèi)容來看,應(yīng)該是一首懷念戀人的愛情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起首連用兩個“難”字,可見詩人思念之深。如果細細吟誦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個“難”字并不完全相同。相見之難是“困難”之難,意為難以相見;分別之難則是“難舍難分”之難。正因為相見不易,才會倍覺離別的凄楚悲涼,戀戀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古人有云:“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全詩一開始連賦兩個“難”字,正是為了恨別。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彪x別的時間,是在春光已去、百花凋零的季節(jié)。離別已經(jīng)黯然銷魂,加上環(huán)境氛圍的飄零凋謝,豈不更為痛心! 然而,詩人筆觸的意蘊并未到此為止。人和鮮花都有著同樣的生命,花有凋零之日,人有韶華老去之時。一別多時,相見無由,而年齒漸增,怎不哀憐歲月不再、青春易逝! 年歲愈增,則懷舊之情愈增;歲月不再,則再見之心愈切。此情此景,怎不怵目驚心!
既難于相見,又難于忘情,詩人的腦海之際不斷地閃爍著希望的火花。這火花終于迸發(fā)成兩句千古名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br>
春蠶吐絲,乃是作繭自縛?!敖z”、“思”諧音,情絲不斷正說明思念之深。綿綿情思,到了無法郁積的地步,只能一吐為快。而當蠶絲吐盡之時,正是春蠶命終之日。蠟炬點燃,乃是自我煎熬。燭燃愈旺,燭淚愈多,而蠟燭本身也愈燃愈短。直至蠟炬燒成灰燼,燭淚方始枯竭斷流。這兩個形象生動而又痛切心肺的比喻,描繪了詩人由相思之情所迸發(fā)的希望火花,是何等的癡情——明知這希望的火花無法燃成漫天大火,但只要一息尚存,希望的火花永不熄滅。對心上人的戀情定將永無休止,生死以之。
在詩人的思緒里,只有他的戀人,他時時處處想像著伊人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這就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兩句的基本思路。
在詩人的想像中,對方也是在日日夜夜的思念著他:早晨一起床,就對著鏡子化妝。古人云:“女為悅己者容?!被瘖y正是為了自己的情人。然而,歲月流逝,人生易老,在鏡前反復(fù)映照,惟獨擔憂的是自己早生華發(fā)。到了夜晚,她總是無法入眠,在月光下吟誦著深情的詩篇。直至夜深露重、寒氣彌漫著大地,她仍然沉吟不輟。思念之情,與時俱增。詩中一個“應(yīng)”字,寄托著詩人對于戀人的無限眷戀之情。既是設(shè)想,又是預(yù)料,更是癡情,正可謂是“一寸相思一寸灰”了。
在全詩的結(jié)尾處,詩人進一步委婉地表達了他始終不渝的思戀之情。自古傳說,海上有蓬萊仙山。但到了唐詩里面,仙山往往借用來作為美人居住的地方。眾所周知的《長恨歌》,不是把它作為楊玉環(huán)的居住之地嗎?仙山當然遠離人世,“山在虛無縹緲間”。李商隱本人也有“劉郎已恨蓬山遠”的詩句。然而,此處卻來了一個大翻案,說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這究竟為了什么?這是詩人“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真情流露。只要心心相印,即使遠隔萬里,也像近在咫尺。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樂景寫哀的正話反說修辭藝術(shù),把離別的思念之深和思念之苦,進一步形象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
“青鳥殷勤為探看?!痹娙嗽谧詈?,把希望的火花寄托在傳說中送信的仙鳥身上。希望它不斷地為他們溝通信息、互致探望之情。那么,青鳥究竟是為詩人去送信,還是為他的戀人送信給詩人?詩里沒有說。但從青鳥是王母娘娘的信使這一傳說來看,詩人是在希望戀人給他來信。從中我們可以窺到一點消息:這位女子的身份不同尋常,詩人要接近她是十分困難的。詩人的鐘情,正像春蠶和蠟炬一樣,是畢生的思戀和畢生的追求;而伴隨著詩人的,只能是一星點兒、永不熄滅也永不能旺燃的希望的火花。
〔評說〕
陸次云《五朝詩善鳴集》:“詩中比意從漢魏樂府中得來,遂為《無題》諸篇之冠。”
趙臣瑗《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泛讀首句,疑時未別時語,及玩通首,皆是作別后追思語,乃知此句是倒文?!瓎韬酰郧橹链?,真可以驚天地而泣鬼神,《玉臺》、《香奩》,其猶糞土哉!”
周詠棠《唐賢小三昧集續(xù)集》:“玉溪《無題》諸作,深情麗藻,千古無雙,讀之但覺魂搖心死,亦不能名言其所以佳也?!?br>
楊成棟《精選七律耐吟集》:“鏤心刻骨之詞,千秋情語,無出其右?!?
上一篇:詩詞·散曲《摸魚兒》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詩詞·散曲《無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