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李白《將進酒》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①!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②!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③。天生我材必有用④,千金散盡還復來⑤。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⑥。岑夫子⑦,丹丘生⑧,進酒君莫停⑨。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⑩。鐘鼓饌玉不足貴(11),但愿長醉不用醒(12)。古來圣賢皆寂寞(13),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14)。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15)。五花馬(16),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17),與爾同銷萬古愁(18)。
【解題】
《將進酒》為樂府舊題,屬《鼓吹曲·鐃歌》。前人之作多短篇,言飲酒放歌,李白衍為長篇。詩題一作《惜樽空》、《惜空酒樽》。以前研究者多謂作于天寶三載(744)賜金放還以后,今人則多謂約開元二十一年(733)于嵩山元丹丘處作。時當首次入京失意歸來,與《梁園吟》、《梁甫吟》、《襄陽歌》為同期作品,風格亦同。將進酒:請飲酒。將:請。詩中極言人生短暫,主張及時行樂,輕視功名富貴,反映詩人失意苦悶故作曠達的心情。全詩語言奔放,氣勢雄偉。“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賞摘。蓋他人作詩用筆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噴即是,此其所長?!?嚴羽評點李集)開頭四句形容時間流失之速,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二句豪邁曠達,充滿自信,為千古贊頌之名句。
【注釋】
①天上來:黃河上源馬曲出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雅拉達澤山東麓約古宗列盆地西南緣,古代統稱其左右之山為昆侖墟,故有河出昆侖之說。因其地勢極高,故詩人以“天上來”形容之。到海不復回:用古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詩意。到,一作“倒”,非。②高堂:一作“床頭”。青絲:一作“青云”,喻柔軟的黑發。成雪:一作“如雪”。③金樽:貴重的酒器。④此句一作“天生我身必有財”,一作“天生吾徒有俊材”,一作“天生我材必有開”。⑤千金:一作“黃金”。散盡: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曩昔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⑥會須:該當。一飲三百杯:用東漢鄭玄典故?!妒勒f新語· 文學》劉孝標注引《鄭玄別傳》稱,鄭玄飲三百馀杯,仍不醉。陳暄《與兄子秀書》:“鄭康成一飲三百杯,吾不以為多?!?⑦岑夫子:當即岑勛,李白另有《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詩。夫子:尊稱。⑧丹丘生:即元丹丘,李白好友。生:敬稱。⑨一本無此五字,一作“將進酒,杯莫?!?。⑩與君:一作“為君”。傾耳:一本無此二字,一作“側耳”。(11)此句一作“鐘鼎玉帛豈足貴”,一作“鐘鼎玉帛不足悅”。古時富貴人家用膳時鳴鐘列鼎。饌(zhua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般精美。饌:食飲。
(12)不用:一作“不愿”,一作“不復”。(13)圣賢:一作“賢圣”。寂寞:指身后被人忘卻,一作“死盡”。(14)二句用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詩意,本為曹植諷刺豪家少年,李白誤以為曹植描寫自己生活。陳王:曹植曾被封為陳王。昔時:一作“昔日”。平樂:觀名。斗酒十千:形容酒美價貴。斗:盛酒容器,亦作賣酒計量單位。恣歡謔:縱情尋歡戲樂。(15)此句一作“且須沽酒共君酌”。徑須:只管,直要。沽?。嘿I取。(16)五花馬:毛為五色花紋的好馬。一說,五花乃剪馬鬣(頸上長毛)為五瓣花。(17)將出:拿去。(18)爾:指岑夫子與丹丘生。
上一篇:李白《行路難》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李白《梁甫吟》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