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詩歌·文天祥·過零丁洋》鑒賞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詩約寫于南宋帝昺祥興二年(1279)初,是文天祥被俘后自表心志之作。這年正月,元軍出珠江口,過伶仃洋,進攻帝昺南宋朝廷之最后據占崖山,(即今廣東新會縣南海中),文天祥被押于舟中,元軍張弘范(統(tǒng)帥),要文天祥修書勸降抗元英雄張世杰。他就以此詩作答。表明了自己的崇高氣節(jié),挫敗了誘降者的陰謀。他們連稱:“好人,好詩,竟不能逼”。
此篇收在《指南錄》中,為其代表作之一。“零丁洋”,亦作伶仃洋,位于今廣東珠江口外,即今中山市南海面。
* * * *
文天祥這首詩早已普遍傳誦,特別是其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家喻戶曉,引用也極為經常。這里,只作略講。
一、幾個疑難辭語詮釋
起一經——以“通一經”起用,指由科第出身。古代科舉時,每人要考自己專攻的一種經書。文天祥是理宗宣祐四年(1256)狀元,后官丞相。
干戈落落——戰(zhàn)爭眾多之謂,此處“干戈”指宋元之戰(zhàn);“落落”,多眾樣子。一作“寥落”,其義正相反。說文天祥起兵勤王,響應者寥寥,孤軍作戰(zhàn),難以支撐宋朝危在旦夕。兩說都通。
四周星——“周星”,即歲星,亦指一周年。星座位置隨地球運轉而移動,一年一回復,“一周星”,便是一周年;“四周星”,即四年。文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興元年(1278)被俘,正好是四年。
惶恐灘——亦作“皇恐灘”,原名黃公灘,后以音訛。該灘在江西萬安縣境內贛江中。江中有十八灘,其中以惶恐灘為最險惡。德祐元年奉詔勤王,四月領軍下吉州,惶恐灘正是經行之路,
照汗青——即照耀史冊。“汗青”,古時無紙,在竹簡上書寫,首先以火薰竹簡,使其“出汗”(即蒸發(fā)水分),便于書寫,又可防蛀,稱為“汗青”。此借指史書或歷史傳記之書。
二、全詩語譯
首聯:
出身科舉為帝首輔,正逢國家危亡之際,辛苦支撐殘局;
抗元斗爭激烈,戰(zhàn)事頻頻難息,自起兵至被俘,正好四年。
頷聯:
有如風中飄絮的大宋江山,隨時有覆亡危險,能不疾首痛心?
有如雨下浮萍的喪國孤臣,已是家破人亡,更是萬分凄楚!
頸聯:
回顧昔日兵敗經過惶恐灘,顧念國運,那惶恐之狀,歷歷在目;
眼看今朝被俘飄于伶仃洋,聯想身世,這孤苦之情,縈繞心頭。
尾聯:
生命有限,誰人無死,但求死得其所;
忠貞為國,丹心一片,生無愧,死不畏,光耀青史!
上一篇:《兩宋詩歌·楊萬里·過百家渡(四首選三)》鑒賞
下一篇:《宋以下各代詩歌與散曲》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