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詞·劉禹錫·瀟湘神·湘水流(二首選一)》鑒賞
劉禹錫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依《全唐詩》收錄,劉禹錫存《憶江南》、《瀟湘神》、《紇那曲》和《拋球樂》等各二首為八篇。但這些詞篇,除《憶江南》之外,都不見于本集或只附于卷末,因而引起一些懷疑,然無實據,姑且選入。
《瀟湘神》,是作者貶居郎州期間所寫,詞調是唐代瀟湘一帶祭祀湘妃的神曲。劉禹錫以此曲填了兩首詞,賦題的本意,為此詞首見。單調、五句、二十七字,三平韻一疊韻。起首三字兩句一般都用疊韻,它又名《瀟湘曲》或《清湘詞》。
* * * *
以下略講此詞——
一、釋詞
瀟湘——湖南之湘水,于零陵縣西匯合瀟水,合稱“瀟湘”。“瀟湘神”,即指湘妃,傳說舜南巡死于蒼梧,葬在九疑,其妃娥皇、女英追至,望蒼梧而泣,滴淚竹上成為“斑竹”。后她倆均溺于湘水,成為湘水之神。作者引此傳說入詞,目的是借以抒發哀愁之情。
九疑——山名,是舜埋葬之地。此山位于今之湖南寧遠縣東南。亦作“九嶷”。
零陵——即舜陵。《史記·五帝紀》: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今湖南境內),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二、語譯:
湘水流,瀟水流,
瀟湘之水日夜流;
九嶷云嵐,湘西群峰,
萬物籠罩千古愁!
山岳動容,江水嗚咽,
究因何由?
那是因為,遠古故事總難忘卻,
那是因為仁愛大舜福祉被千秋;
那是因為賢淑兩妃承憂滴淚蒼梧,
那是因為眾庶感激熱淚普灑田疇!
如今啊,如今,
秋風瑟瑟,晶露吐寒,
萬木蕭疏;似乎難覓湘妃芳蹤明眸;
否,錯了!
那是由于史塵障眼,俗霧迷竅,
一旦掃除它,細細瞅——
她們喲,正玉立在叢嶺上、眾水中;
她們喲,世世代代活在萬民的心頭!
上一篇:《清代、近代詞·秋瑾·滿江紅·骯臟塵寰》鑒賞
下一篇:《清代、近代詞·陳維崧·點絳唇·夜宿臨洺驛》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