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宋分巡地1(挈領),頻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國使乘軺去2(入鄒),諸侯擁節(jié)迎3。深仁荷君子4,薄賦恤黎甿。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5(此一轉更警策)。應將否泰理(指諸藩),一問魯諸生。
此詩當作于克復東都后。起句已見意,三、四頂次句,言陳留自喪亂以來,男女失業(yè)?!盎鹆恰币宦?lián),正勉其說藩鎮(zhèn)善為事后之防也,玩結義自明。
【校記】
1.宋,《全唐詩》一作“魯”;分巡,《全唐詩》一作“傷心”。
2.國使,《全唐詩》一作“使者”。
3.侯,《全唐詩》一作“藩”。
4.荷,《全唐詩》一作“佐”,又作“賴”。
5.波,《全唐詩》一作“風”。
【箋釋】
[鄒判官] 即鄒紹先?!对托兆搿肪硭模亨u姓條“開元中有象先、紹先、彥先”。據傅璇琮先生《唐代詩人叢考》,象先與蕭穎士同年登第,鄒紹先當為象先之弟,與張繼、劉長卿是同時代人。陳留,《元和郡縣圖志》卷八“汴州陳留縣”:“本漢陳留郡陳留縣地。武帝置陳留郡,屬兗州。按:留本鄭邑,后為陳所并,故曰陳留。又按:彭城亦有留,此留屬陳,故稱陳留。晉為陳留國。隋開皇三年,分浚儀縣置陳留縣,屬汴州。武德四年屬杞州,今汴州雍丘縣是也。貞觀元年廢杞州,屬汴州。” 詩題,《全唐詩》卷二四二注:一作“洪州送郄紹充河南租庸判官”。
[齊宋] 陳留縣地,漢武帝置陳留郡,屬兗州。兗州為齊地。唐時,陳留屬汴宋節(jié)度使轄地,故稱齊宋分巡地。
[襄邑杼] 襄邑乃漢陳留郡地,貢絲織物?!对涂たh圖志》卷七“宋州襄邑縣”:“本漢舊縣,即春秋時宋襄牛地也。秦始皇徙承筐縣于襄陵,改為襄邑縣。漢以縣屬梁,后又屬陳留,宋屬譙郡。高齊文宣帝省入雍丘。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襄邑縣,屬杞州。大業(yè)三年,割屬梁郡。武德二年,復置杞州,以縣屬焉。貞觀元年州廢,縣隸宋州?!薄短接[》卷一五八:“《陳留風俗傳》曰:襄邑縣南有睢水、渙水。傳曰睢渙之水岀文章,故有黼黻藻錦,日月華蟲,以奉天子宗廟、御服焉?!薄队窈!肪戆艘唬骸啊遁浄尽罚合逡貧q獻織成虎文衣裳,玉佩,備章采乘輿,刺史公侯九卿以下皆織成,陳留襄邑獻之?!庇志戆硕皾h袞衣”:“南齊《輿服志》:袞衣,漢世出陳留襄邑所織,宋末用繡及織成,齊建武中采畫為之,加飾金銀薄,世亦謂為天衣?!睏钌鳌渡旨肪砥咭弧盎呓仭保骸啊逗鬂h志》‘襄邑歲獻虎文衣’,即今彰德府虎斑絹也。不為珍綺,而古人重之,何邪?”
[汶陽耕] 汶陽,春秋時期魯國屬地。在今山東省泰安市西南一帶。因在汶水之北,故名。地近齊國,數(shù)為齊所侵奪,是齊魯兩諸侯國多次發(fā)生糾紛的地方?!对涂たh圖志》卷一〇“兗州龔丘縣”:“故汶陽城,在縣東北五十四里。其城側土田沃壤,故魯號汶陽之田,謂此地也?!睏钌鳌兜ゃU余錄·總錄》卷二〇“張繼詩”:“《國語》:‘室無懸耜,野無奧草。’《尉繚子·兵法》:‘耕有春懸耜,織有日斷機?!杂帽劣诟椧病L茝埨^詩‘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蓋祖尉子之語?!?/p>
[黎甿] 黎民。多指農夫。晉袁宏《后漢紀·靈帝紀中》:“楚興章華,郢人乖叛;秦作阿房,黎甿憤怨?!?/p>
[否泰] 《易》的兩個卦名。天地交,萬物通謂之“泰”;不交閉塞謂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運的順逆?!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迸嗽馈段髡髻x》:“豈地勢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眲⒅獛住妒吠āぽd文》:“夫國有否泰,世有污隆,作者形言,本無定準?!?/p>
[魯諸生] 謂儒生。見本書卷三司空曙《長安曉望寄程補闕》注。
【輯評】
《中興間氣集》卷下:員外累代詞伯,積襲弓裘。其于為文,不雕不飾。及爾登第,秀發(fā)當時。詩體清逈,有道者風。如“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畊”,可謂事理雙切。又“火燎原猶熱,風搖海未平”,比興深矣。
《升庵詩話·張繼詩》:《國語》:“室無懸耜,野無奧草。”《尉繚子》兵法:“耕有春懸耜,織有日斷機。”言用兵之妨于耕織也。唐張繼詩:“女停襄邑杵,農廢汶陽耕?!鄙w祖尉繚子之語。
《四庫總目提要·中興間氣集》:今觀所論,如杜誦之“流水生涯盡,浮云世事空”,語本習徑,而以為得生人始終之理;張繼之“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句太實相,而以為事理雙切,頗不免逗漏末派。其余則大抵精確。
上一篇:《山中贈張正則評事系時授右衛(wèi)佐,以疾不就》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