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南國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斷腸時,月明楓子落。
意中景,景中意。
【箋釋】
[鄱陽]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八“饒州鄱陽縣”:“秦置。孫權(quán)分豫章置鄱陽郡,理于此。晉武帝改為廣晉。隋開皇九年,改廣晉為鄱陽,以在鄱水之北,故曰鄱陽。”據(jù)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卷三,大歷二年至六年之間,顧況在江南西道從李泌、柳渾游。
[南國思] 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秋來發(fā)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江南泊] 饒州在大江以南,鄱陽臨近鄱陽湖,故稱。泊,湖澤;沼澤。唐崔令欽《教坊記》:“東京兩教坊,俱在明義坊……其間有頃余水泊,俗謂之月陂。”
[楓子] 《南方草木狀》卷中:“楓香樹……其子大如鴨卵,二月花發(fā),乃著實,八九月熟,曝干可燒。”楓,即楓香樹。因其葉經(jīng)霜變紅,有“紅楓”、“丹楓”之稱,故古詩詞中,秋令紅葉植物也稱“楓”。《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楓香脂》:“楓木,枝干修聳,大者連數(shù)圍。其木甚堅,有赤有白,白者細(xì)膩。”包佶《酬顧況見寄》:“干越城邊楓葉高,楚人書里寄《離騷》。”
【輯評】
《唐詩鏡》卷三三:末句風(fēng)味。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末五字,不寐時聞見俱清。
上一篇:《經(jīng)徐侍郎墓作》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宮 詞》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