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鷓鴣天》原文賞析
薄命妾辭三首(其二)
顏色如花畫不成,命如葉薄可憐生。浮萍自合無根蒂,楊柳誰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鴛鴦只影江南岸,腸斷枯荷夜雨聲。
這首詞當是金亡后,遺山流徙不定時所作。
元好問曾寫過諸如《摸魚兒》(問蓮根)、(恨人間)、《江梅引》(墻頭紅杏粉光勻)一類一往情深、低徊欲絕的愛情詞。但這首詞卻不同。題為《薄命妾辭》,實則以薄命妾自況,借男女之情來寫家國之恨、身世之感。元好問《鷓鴣天》三十七首,多半是晚年手筆。其中有三首以《薄命妾》為題。它們都是用比興手法的“自傷之作”(《遺山樂府編年小箋》語)。
上片感慨身世。開頭兩句“顏色如花畫不成,命如葉薄可憐生”,說紅顏薄命,生不逢辰。“顏色”句,化用宋王安石《明妃曲》“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句意,自言天生麗質(zhì),堪稱絕代佳人。而以“命如葉薄可憐生”,緊扣題面。所謂“薄命妾”者,乃無主孤臣遺民的代稱。“浮萍自合無根蒂,楊柳誰教管送迎”,言平生遭際。用寄身流波,隨風靡傾的“浮萍”喻指門衰祚薄、飄泊無定的生活,以任人攀折摧殘的“楊柳”喻指“半世棲遲零落,甘受眾人憐”(《水調(diào)歌頭·史館夜值》)的慘痛經(jīng)歷。“楊柳”句,化用唐劉禹錫“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楊柳枝》)句意,以自怨自艾的口吻出之,凄惻動人。
下片推進一層,表明矢志不渝的心跡。換頭“云聚散,月虧盈”,聚散、虧盈,都是偏義復(fù)詞,以月虧云散,慨嘆好景不常,暗喻國破家亡。盡管如此,仍不變心易節(jié):“海枯石爛古今情”。元好問在《摸魚兒》(問蓮根)里曾以“人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歌頌民家女對愛情的忠貞不二、生死不渝。而這里的“海枯石爛古今情”則別有新的意蘊,旨在表明自己對已經(jīng)覆亡的金源王朝的纏綿忠愛。“鴛鴦只影江南岸,腸斷枯荷夜雨聲”,是寫現(xiàn)今孤寂無告的處境和凄苦的心情。此情此景酷似《江梅引》(墻頭紅杏粉光勻)里以死殉情的阿金:“離魂一只鴛鴦去,寂寞誰親?”江南岸,泛指鴛鴦棲息之地,失群只影,其悲可知,喻指自己處境的危苦,十分貼切。“腸斷”句化用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詩“留得枯荷聽雨聲”語意。枯荷給人以衰颯殘敗的感覺,何況在闃寂的夜晚,浙瀝的雨點打到枯荷葉上,發(fā)出單調(diào)乏味的聲響?在無眠之人聽來,其況味之難堪,怎不令人愁腸寸斷?以此結(jié)穴,把整首詞沉摯悲涼的氣氛,渲染得愈加濃重。
上一篇:《李昌垣·鷓鴣天》原文賞析
下一篇:《段克己·鷓鴣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