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李商隱
其一
暫憑樽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詩人的詠物詩數(shù)量多,題材廣,其中僅詠柳詩就有15首。雖均為詠柳,然主旨各不同。此為長亭送別而寫。清馮浩曰: “為艷體傷別之作。” (《玉溪生詩集箋注》)
首句,寫離人在長亭內餞別。“暫憑”二字下得好,言明離別之際愁苦難耐,要全消之決不可能,只能是“暫”時忘卻而已。
次句,是雙關語,一方面以“愁眉”、“細腰”指柳,呼應詩題。“莫損”二字,反扣詩題“折”字,表達了不要折柳之意,這在行文上是一個反跌,使情思稍松,為下聯(lián)正面敘寫題意起了跌宕的作用。另一方面,“愁眉細腰”喻女子傷別柔弱之態(tài),“莫損”是行者對女子的勸慰。
第三句,在文意上與上句是一大轉折,直言別的愁苦:人世間除死之外,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傷別。此直抒胸臆,然言之真切深刻,有強烈的美感效果。
結句,講人生之苦惟有離別,故春風怎會吝惜柳條不讓人攀折送給離人呢?既緊扣題意“折楊柳”三字,與“莫損”反其意而言之,在跌宕中完成題旨。
傳統(tǒng)詠物詩多托物言志,或寓理于物,而詩人此詠物詩多感情的興發(fā),極饒情韻,故清人張采田曰: “驚心動魄,真千古之名篇。” (《李義山詩辨正》)
其二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這首詩題旨是“休盡折”,與第一首情調之悲大異,而是高亢起來。首聯(lián),對楊柳進行了細致的描繪,楊柳枝條婀娜多姿,萬緒千條在晨曦中迎著朝霞曉霧,傍晚時送走夕陽暮煙,她含情脈脈,依依不舍,此將楊柳擬人化了,“含”、“惹”極寫楊柳多情,后面又加上“依依”二字,在“依依”疊詞前又加上一個“每”字,如此細密精致的用詞,就將楊柳的多情寫盡寫足。“拂”字亦下得好,將楊柳枝葉的嫵媚、多情形象地描繪出來。這兩句都落在“依依”多情的意象上,是詩眼。故而引出尾聯(lián),“盡折”二字,從詞面上無法看到依依之姿;從內涵上看,正因其依依多情,不僅能送走行人,而且可以迎來歸客。正如清人屈復所說: “送迎俱是有情,故休盡折。” (《玉溪生詩意》)此首情致纏綿而樂觀,與第一首多情而悲觀不同。第一首在幾次轉折之后,落在一個“折”字上;第二首在細致描摹之后,落在一個“留”字上,故清人紀昀說此首: “情致自深,翻題殊妙。” (《玉溪生詩說》)
此二首在章法、情思上均奇妙。章法上,是聯(lián)章體,均從“折”字生息,但落點不同,一首是“折”,二首落在“留”上。從文來看針鋒相對,騰挪變化;從情來看絕處逢生,曲折深刻。在情思上,第一首是傳統(tǒng)的“折柳送別”,第二首突破傳統(tǒng)構思,將“柳”的多情更深一層表現(xiàn)。
上一篇:白居易《禁中夜作書與元九》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元稹《離思(五首選一)》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