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廣東省·白云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白云山,在廣東廣州市北郊,由30多座山峰組成,面積2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嶺,海拔382米,峰頂常有白云繚繞,故名。登摩星嶺頂端,遠望可見廣州全景,歷歷在目;近觀則群山疊翠,泉石縈回。自古以來,白云山一直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云晚望、蒲澗濂泉、景泰僧歸,都在白云山里。山上古跡有蒲澗,相傳為秦代鄭安期筑室隱居之所;九龍泉相傳發現于秦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還有明代歌女張二喬墓,世稱百花冢,以及滴水巖、云巖、天南第一峰、明珠樓、水月閣等眾多名勝。
飛泉百道落長空,俯飲時來五色虹。
金暈有光侵曉日,石梁無語臥秋風。
岸邊苦竹青辭籜,澗底香蒲細茁叢。
憑仗短藤閑徙倚,亂流寒送水丁冬。
[詩名] 飲虹橋
[作者] 杭世駿,字大宗,清代浙江仁和人。乾隆時為翰林編修,因敢于直言被罷官。罷官后曾到廣東,主講越秀書院。此詩寫白云山的飛泉、彩虹、山景、寒流等景。
[注釋] ●飲虹橋:在白云山上泰霞洞外。●石梁:石橋。●辭籜:筍殼脫落。●茁叢:叢生。●短藤:手杖。●丁冬:流泉聲音。
鱗甲紛紛逐赭鞭,濂泉上有九龍泉。
蜿蜒互灑澆花雨,躑躅分耕種秫煙。
怒挾疾風穿壁去,懶貪明月抱珠眠。
山僧洗缽頻來往,照見條衣瘦影偏。
[詩名] 九龍泉
[作者] 杭世駿
[注釋] ●九龍泉:在白云山上,下流為大小水簾洞。傳說初本無泉,后有九童子出現,須臾化龍飛去,泉水驟涌,故名。●鱗甲句:形容飛泉觸石迸散,如被赤鞭鞭打。語出《漢書·王莽傳》:“桃湯赭鞭,鞭灑屋壁。”●躑躅句:形容流泉到了山下,回旋于田畝間。●怒挾二句:形容飛如龍,從山上瀉落,穿壁而去;而到了山下緩緩懶淌,在明月照耀下,如抱月而臥眠。珠,喻明月。●條衣:長衣,指袈裟。
白云山上白云深,雨后春光一色新。
珠江兩岸瓊樓現,凈掃門庭迓國賓。
[詩名] 上白云山
[作者] 朱德,這首詩是作者于1957年到廣州迎接國賓游白云山留下的作品。
[注釋] ●瓊樓:古人常指仙境中的樓臺或月宮,此處指瑰麗的建筑物。●迓:迎接。《左傳·成公十三年》:“迓晉侯于新楚。”
云結白紗紅雨亂,晴巖競走九龍泉。
松濤別院別情話,摩星嶺上待玉蟾。
[詩名] 廣州白云山
[作者] 王樹遠
上一篇:關于描寫《青海省·玉樹文成公主廟》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河南省·白馬寺》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