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鷓鴣天》原文賞析
和答尋正道
襯步金沙村路遙,歸來羞費《楚辭》招。蜂粘落絮行池面,蝶避游絲過柳橋。方外友,仗誰邀?定于驢上作推敲。窮愁正要詩料理,莫問春來酒價高。
這是一首酬和友人的詞作,友人原作已不可見。段克己的弟弟段成己也有一首和作,其詞曰:“鵬翼翩翩去路遙,歸來羞費《楚辭》招。讀書未免終投閣,沽酒何妨暫過橋。
風與月,不須邀,時來閑處伴推敲。兒童也笑翁慵甚,睡起床頭日已高。”可與乃兄之作互參。通過段氏兄弟的兩首和作,也可略知尋正道原作的大概。他們用韻相同,詞中所抒寫的內容是自己的志趣,其共同傾向是鄙薄功名利祿,醉心于山林景物和飲酒賦詩,以此表現山林隱逸之士的閑情逸致。
詞的開頭兩句,寫自己的飄泊生涯和來去無定。作者在《江城子》一詞中寫道:“雞棲行李短轅車,馬如蛙,畏途賒。四十九年,強半在天涯。”可見作者象游方僧似的,到處飄泊。“襯步金沙村路遙”,即描寫他雙足踏在金黃色的沙地上,在鄉間小路上走過遙遠的途程,如今歸來了,也無須別人為自己招魂。“《楚辭》招”,《楚辭》有《招魂》篇,或謂屈原作,楚懷王入秦不返,客死于秦,屈原寫此為他招魂。作者用此典,有點自我揶揄的味道,意謂自己不是楚懷王,該歸來自會歸來,用不著別人為自己招魂,如有人為自己招魂,那是小題大做,自己也感到羞愧。“蜂粘落絮行池面,蝶避游絲過柳橋”兩句,堪稱寫景的佳句,工巧而細微。蜜蜂的身上粘滿了柳絮,帶著這些柳絮,輕輕地飛過池塘,蝴蝶避開了游絲,飛過了廣植楊柳的橋頭。“粘落絮”與“避游絲”的描寫,觀察是十分細致的,可謂體物入微。
下片寫自己的志趣。“方外友”指世俗之外的朋友,實指隱遁山林而又喜歡作詩的同好。這些方外的朋友依靠誰來邀請呢?言外之意是不邀而自會來的,因為他們有約在先,約定好騎著毛驢,在驢背上推敲詩句。結尾兩句說:我們無意功名,過著窮愁的生活,歡娛之辭難好,愁苦之詞易工,詩窮而后工,既然過著愁苦的生活,那就用作詩來打發這窮愁的生活吧!作詩需要飲酒助興,斗酒詩百篇,詩酒不分家,讓我們縱情飲酒吧,莫要管春天以來酒漲價了,還是今日有酒今日醉吧!
作者因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不滿,自甘摒落世事,遁居山林,以飲酒賦詩,了此一生,這是對現實的消極反抗。實際上他的飲酒不過是麻醉自己,使自己暫時忘掉現實生活中的煩惱。他在一首《滿江紅》詞中寫道:“擾擾膠膠塵世事,不如人意十常九。向斜陽、無語倚危樓,空搔首。”“活國手,談天口,都付與,尊中酒。”這倒是他的真心話。
上一篇:《元好問·鷓鴣天》原文賞析
下一篇:《唐五代詞·(四)詞史分期與作家》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