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洵·風入松》原文賞析
重 九
人生重九且為歡,除酒欲何言?佳辰慣是閑居覺,悠然想、今古無端。幾處登臨多事,吾廬俯仰常寬。
菊花全不厭衰顏,一歲一回看。白頭親友垂垂盡,尊前問、心素應難。敗壁哀蛩休訴,雁聲無限江山。
本篇寫重九所感。
首二句化用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詩“濁酒且自陶”句意。首句擒題,“且為歡”是上片的基調。“且”,謂姑且如此; “欲何言”,有欲有所言而不必言之意——透過“歡”字,讀者可以窺見作者隱隱的愁悶。“佳辰慣是閑居覺,悠然想、今古無端。”兩句由首句“重九”推出,意思是: 無論今人還是古人,都是閑居時才感到這良辰佳節的可貴,這是自然而然的,并非有意如此。無端,無意,無心。歐陽修《玉樓春》詞有“游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之句。今,今人,指作者自己。古,古人,指東晉詩人陶淵明。陶淵明有《九日閑居》詩,其序云:“余閑居,愛重九之名。”依語序,“悠然想”應在“佳辰”句之前。朱孝臧謂陳洵詞善用逆筆,此是一例。“幾處登臨多事,吾廬俯仰常寬。”俯仰,隨宜應付。“登臨”容易牽惹愁懷,故謂“多事”。兩句是說,重九登山臨水,徒增煩惱; 在家隨宜應付,反而會覺得心寬。心中有“事”,才會感到“登臨多事”; 因此,“吾廬俯仰”不過是逃避煩惱,“常寬”也是自我安慰罷了。
上片多作閑適之語,但“為歡”、“閑居”、“悠然”、“常寬”的背后,已隱藏愁緒。作者在下片完全打開心靈的窗子,向讀者披露他的落寞蒼涼的情懷。
“菊花全不厭衰顏,一歲一回看。”這兩句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詞人自感衰老并自嘆衰老——“衰顏”既是年老顏衰之意,亦飽蘊他對坎坷經歷和目前處境的感慨。第二,唯有“菊花”才“全不厭衰顏”,才能“一歲一回看”,則詞人之孤寂、蕭條可知。“白頭親友垂垂盡,尊前問、心素應難。”垂垂,漸漸。尊,通“樽”,指酒樽。素,本。難,憚,怕。兩句說: 我已滿頭白發,親友也漸漸都離開了人世,常常在把杯飲酒之時,怕別人問起他們。這兩句是前兩句的注腳,進一步寫出作者重九之日的寂寞與悲哀。最后以“哀蛩(蟋蟀)”、“雁聲”作結,越唱越響,也越唱越悲。古人聞雁而生鄉思,則結句“雁聲”與“無限江山”的組合,有不絕的情味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葉恭綽謂此詞“沉厚轉為高渾,此境最不易到”(《廣篋中詞·三》),可謂的評。
上一篇:《趙秉文·青杏兒》原文賞析
下一篇:《陳澧·高陽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