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澧·高陽臺》原文賞析
元日獨游豐湖,湖邊有張氏園林,叩門若無人者,遂過黃塘寺,啜茗而返。憶去年此日,游南昌螺墩,不知明年此日,又在何處也
新曙湖山,釅寒城郭,釣船猶閣圓沙。短策行吟,何曾負了韶華?虛亭四面春光入,愛遙峰、綠到檐牙。欠些些,幾縷垂楊,幾點桃花。
去年今日螺墩醉,記石苔留墨,窗竹搖紗。底事年年,清游多在天涯?平生最識閑中味,覓山僧、同說煙霞。卻輸他,斜日關門,近水人家。
這首詞寫元日 (正月初一日) 游惠州西湖所感受到的早春風光,以及由此引起的浪跡天涯的感慨。上片寫早春。“新曙湖山”一句,不僅寫一日之晨初陽映照湖山那種鮮麗的景象,而且也透露出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所帶給人的愉快和興奮。因此,盡管城郭仍然很冷,釣船還閑擱在沙岸上,人卻興致勃發,不肯辜負美好的春光而拄杖出游了。春在何處?春實無處不在。“虛亭四面春光入”,從感覺方面來寫,這是虛寫,給人以概括的感受; 遙峰送綠到亭檐,是從視覺方面來寫,這是實寫,給人以具體的印象,虛實交錯,點染無多,卻寫出了盎然的春意。特別是“四面春光入”、“綠到檐牙”這種化靜為動的擬人寫法,狀出春光撲面春色撩人的生動感受。至此意猶未足,再從虛處加以烘托: “欠些些,幾縷垂楊,幾點桃花”。“欠些些”故作憾語,言外之意是: 即使還欠缺絲絲垂柳,朵朵桃花,春意已經夠濃的了。結得興致濃厚,余味悠長。
下片抒感。先由今日獨游豐湖之樂想到往昔情事。去年今日人在南昌螺墩,“石苔留墨,窗竹搖紗”,也是一種美好的回憶。清游固屬勝事,而年年元日,飄泊天涯,卻不能不使人頓生感慨。所以要問: “底事年年,清游多在天涯?”下面不去直接回答這一問,而是跳過去寫眼前的事:“覓山僧、同說煙霞”,實寫過黃塘寺啜茗?!皡s輸他,斜日關門,近水人家”,指不得其門而入的張氏園林,這一方面是紀實,同時也是呼應上面的一問,表達更深的感慨。因為無論是“覓山僧、同說煙霞”,還是“年年,清游多在天涯”,都遠不如“斜日關門,近水人家”那樣安閑自得,那種生活可望而不可即,怎么能不使人惘然若失呢?
這首詞與前面兩首《水龍吟》詞的顧念國事情懷激動不同,它表達的是個人身世的感慨,情緒比較平靜。寫這首詞時作者已五十余歲,擔任著河源縣教諭的官職,雖仍浪跡在外,生活卻漸趨安定。其時約在清同治初年(1862年前后)。
上一篇:《陳洵·風入松》原文賞析
下一篇:《蔣春霖·鷓鴣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