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雙卿·薄倖》原文賞析
詠 瘧
依依孤影。渾似夢、憑誰喚醒!受多少、蝶嗔蜂怒,有藥難醫(yī)花癥。最忙時,那得工夫,凄涼自整紅爐等。總訴盡濃愁,滴干清淚,冤煞蛾眉不省。
去過酉、來先午,偏放卻、更深宵永。正千回萬轉(zhuǎn),欲眠仍起,斷鴻叫破殘陽冷。晚山如鏡。小柴扉煙鎖,佳人翠袖懨懨病。春歸望早,只恐東風未肯。
長期以來,瘧疾是一種常見病,而詠物詞無其數(shù),卻很少有“詠瘧”的。僅從這個題目看,也許沒有多少詩意,可這樣一個題目,到了女詞人賀雙卿的手中,卻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心靈振撼,令人在無限同情之余,不禁拍案叫絕!
賀雙卿是一個聰明美麗、能詩善詞而又受盡丈夫和婆婆欺壓的女子。據(jù)《西青散記》,有一次她身患瘧疾,婆婆硬逼她去舂米,她正渾身無力,抱杵而立,丈夫說她偷懶,把她推倒,杵壓于腰,忍痛復(fù)舂。不料沒照顧到火爐上煮的粥,火烈粥溢,婆婆又把她大罵一頓,使勁揪住她的耳環(huán),以致“耳裂環(huán)脫,血流及肩。”她求死不得,欲活不能,只有在蘆葉上用粉筆寫下這樣一首“詠瘧”詞,來傾訴自己的悲懷。
詞一開頭就把讀者引入一個凄涼孤寂的境地。“依依孤影。渾似夢、憑誰喚醒! ”一個孤苦伶仃的受盡婆婆丈夫凌辱的女子,獨處在破舊的柴門之中,又受盡瘧疾病的折磨,這一切不正是一場夢? 一陣陣高燒,一聲聲呻吟,構(gòu)成了十足的夢境,又有誰來把我們的女主人公從夢中喚醒? 一陣熱,一陣冷,一陣罵,一陣打,這哪是一個瘦弱的女子所能忍受得了的呀! 所以她說“受多少、蝶嗔蜂怒,有藥難醫(yī)花癥。”她把自己比做一朵花,把欺壓她的人比作蝶和蜂,它們不但沒有對病人加以安慰,反而是“嗔”和“怒”。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藥能醫(yī)好她的病,也難以醫(yī)好她的心! 所以是“有藥難醫(yī)花癥”。當她在感到發(fā)冷的當兒,多么希望能有一個爐子取取暖! 可是,繁重的勞動壓在她的身上,哪能去為自己準備好一個爐子呢?她“訴盡濃愁,滴干清淚”,卻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自己是多么冤屈啊! 這里作者用“濃”字來形容自己的愁,用“訴盡”和“滴干”來表示自己對命運的抗爭; 但任憑怎樣的訴愁和滴淚,不能減輕丈夫和婆婆對自己的冤屈。他們絲毫也不理會。蛾眉,指美好的女子,這里是作者自指。讀到這里,我們明白,題目是“詠瘧”,可作者最憤恨的卻是“蝶”和“蜂”! 瘧疾還有一定的發(fā)病時間,可“蝶”和“蜂”帶來的卻是無窮無盡的折磨!
下闋仍回到“詠瘧”的題目上來。先說由于瘧疾發(fā)病有一定的周期性,所以是“去過酉,來先午,偏放卻、更深宵永”。酉時是下午五時至七時,午時是中午前后,病來是在午時之前,病去已是酉時以后了。整個下午受病的煎煞,偏偏到了 “更深宵永”又不發(fā)病了。在漫漫長夜里,悲慘的身世,殘酷的現(xiàn)實,又一一涌上心頭,她又怎能睡得著?她真是一個苦命的人啊! 接下去“千回萬轉(zhuǎn)”四個字是形容她發(fā)熱時極端難受的情狀。要想躺一會兒,可仍然要爬起來干活,一直干到零落的雁聲在殘陽中凄鳴,余輝落到晚山之上,身上似乎才能漸漸好受一點。這里連用了“斷”、“破”、“殘”、“冷”四個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的字,突出地表明了自己環(huán)境的險惡和病體的難支,產(chǎn)生了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小柴扉煙鎖,佳人翠袖懨懨病。” 暮靄之中,柴門里只剩有這個被折磨得十分虛弱的女子了。懨懨,形容病弱。在如此環(huán)境和疾病的雙重壓榨之下,作者是多么希望能早一點脫離苦海,所以她說“春歸望早”。春天啊,早一點來到吧。春天到了,瘧疾病會暫時停止它的肆虐; 春天到了,也許會給她帶來人間的溫暖。可是,“只恐東風未肯”! 女詞人明白,這“春歸望早”,僅僅是一種美好的向往而已,要想變?yōu)楝F(xiàn)實,這是不可能的啊!
這首詞,既寫了自己的病,也接觸到封建社會中婦女受壓迫凌辱的不幸命運。手法上,以巧妙的比喻,既淺顯明白而又十分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悲慘的身世和命運,顯得感情真摯深厚,語言深沉哀痛,引起了人們對弱女子的無限同情和對悍夫惡姑的異常憎恨,應(yīng)該說是寫得極為成功的。
上一篇:《沈宛·菩薩蠻》原文賞析
下一篇:《李晏·虞美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