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2。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3。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4。
【注釋】
1.闕(音que):宮前供了望的樓,此指唐代都城長安。潼(音tong)關:在今陜西省潼關縣北,西薄華山,北距黃河,是許渾由東吳西入長安的必經之地。驛(音yi)樓:古時供行途中歇宿的處所。
2.長亭:古驛站,此指潼關驛樓。
3.太華:即華山,在今陜西渭縣東南,以其西有少華山得名。中條:即中條山,在今山西永濟縣東南,與華山夾峙黃河。
4.帝鄉:京城,與下文“漁樵”對舉,雙關仕途之所。漁樵:捕魚砍柴的人,代指隱士。
今譯
秋日的傍晚,紅葉更覺蕭蕭,
長亭客舍,飲酒一瓢。
殘云歸去了,在華山繚繞,
中條山落下了,疏落的雨腳。
樹色隨著關勢漸次升高,
黃河的聲響匯入了大海的波濤。
帝鄉長安,已指日可到,
而我的心呵,卻仍在
漁唱樵歌里逍遙。
上一篇:袁枚《渡江大風》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許渾《咸陽城東樓》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