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武陵田太守
王昌齡①
仗劍行千里,微軀感一言。
曾為大梁客②,不負信陵恩③。⊙【注釋】
①王昌齡(?—約756),唐代邊塞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年間進士。曾任江寧丞,晚年貶龍標(biāo)尉。后因世亂還鄉(xiāng),被殺。詩作多寫邊塞軍旅生活,氣勢豪邁。長于七絕,被稱為“七絕圣手”。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二首、《閨怨》等。有《王昌齡集》。
②大梁客:指戰(zhàn)國時魏國的志士侯嬴和朱亥。
③信陵恩:也是侯嬴和朱亥的典故。這里借以表達希望報答知遇之恩。
⊙【詩本事】
唐玄宗天寶八載(749)春,王昌齡在武陵(今常德)時,受到了田太守?zé)崆檎写瑢懘嗽娮鞔稹?/p>
⊙【賞評】
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知恩圖報的俠義之情。
首句寫自己的俠義之舉,仗劍行俠,奔波千里,一副豪俠氣派。接著寫自己有感于主人盛情招待,想借機表達一下內(nèi)心的感受。“微軀”是謙辭。后兩句用戰(zhàn)國時“夷門抱關(guān)者”侯嬴等以一死報信陵君的悲壯故事,表達對田太守盛情招待的感激及意欲報答知遇之恩的心理,用典準確達意。后人評價曰“此豈假肝膽語”(明末清初·黃周星)。
⊙【詩評選輯】
①明·鐘惺、譚元春《唐詩歸》:謙得淋漓感慨!
②明·吳烶《唐詩直解》:俠氣,淋漓感慨。
③清·賀裳《載酒園詩話》:“仗劍行千里……”與張說“握手與君別,歧路贈一言。曹卿禮公子,楚姬饋王孫。條爾生六翮,翻飛戾九門。當(dāng)懷客鳥意,會答主人恩”同法,束六句之意為兩句,尤覺高渾。且張援引古人,借作虛勢,此即據(jù)為實事;張猶不能不待六翮之生,此則有士為知己死,隨時可以報效。不惟法老,膽識俱高一層。
上一篇:杜 甫《秦州雜詩(其七)》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薛 濤《籌邊樓》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