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賣花聲》原文賞析
雨花臺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干接大長干。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闌。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雨花臺是南京勝地,相傳在南朝梁武帝時,有云光法師在此講經,說到精妙之處,不覺天花紛墜如雨,因而得名。詞人游當年天花紛墜之處,見到的竟是一幅衰颯凄涼景象,情之所觸,不禁形諸筆端。詞從眼前景寫起,上片描寫了秋景蕭瑟和故都冷落。“白門”指南京,南朝宋建都南京,《南齊書·汪儉傳》載有人稱當時都門是“白門三重門,竹籬穿不完”?!鞍组T灣”該是指離雨花臺不遠的秦淮河。詞的首句將秦淮河邊一片荒涼空寂,唯有衰柳搖曳的景象呈現在讀者面前?!俺贝虺沁€”暗用唐劉禹錫《石頭城》詩“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之典,融描寫江潮擊打故城之實和象征時光“沖涮”故都之虛于一體,暗寓“俱往矣”的蒼涼歷史感和內心的寂寞感。小長干、大長干為南京地名,均在雨花臺附近。左思《吳都賦》:“長干延屬,飛甍舛互?!弊⒄咧^“建業南五里有山岡,其間平地,吏民雜居。東長干中有大長干、小長干,皆相連”。南京是六朝金粉之地,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此建都之后,更增添了說不盡的繁華,特別是秦淮河一帶,河中畫舫游船,兩岸歌樓舞館,真個是夜夜笙歌不絕,處處燈紅酒綠。然事過境遷,往事如煙,詞人眼下見到的是何種景象?“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句一筆括盡滿目凄涼之象,歌舞彈唱的歌板、迎風招展的酒旗不復可見,漁翁在荒涼的河畔垂釣,哪里還有半點昔日繁華的影子?
詞的過片緊承上片,開始就寫六朝盛事已成陳跡?!扒锊萘ㄓ昕諌本錁O其精妙,詞人并不是僅僅寫眼前秋草在寒風中瑟瑟抖動,雨花臺僅??諌?,而還用“六朝”兩字,將古今千年括于筆端,寫出由六朝以來南京的衰颯凄涼之狀,現實和歷史融為一體。眼前景、心中事,激發起詞人的滿腹惆悵哀愁,不由得“憑闌”而深長思之。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大凡寫到“憑闌”,總是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主人公的哀感愁緒。詞人于“無人處”憑闌而眺,憑闌而思,正如辛棄疾《水龍吟》詞“無人會,登臨意”一樣,也表現了主人公深感知音難求的失落感。結尾兩句將全詞叫醒,使詞的境界大大拓展,推向一個高層次。全詞的意義不是局限在一時一地的憑吊傷懷,而是體現了博大的江山之思?!把嘧印本浒涤脛⒂礤a《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意,將人間滄桑、世事更替的感慨宣泄出來。五代李煜《浪淘沙》詞曰:“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痹~人將此典化用在詞的最后三句,將“憑闌”之愁和“江山”之思緊相結合,表現了他的闊大胸懷。
這首詞將眼前蕭瑟的秋景、六朝故都的冷落以及事過境遷的歷史滄桑之感緊密糅合一起,衰柳、潮打、零落、寒、空、斜陽等詞貫穿全詞,使之充滿由江山之思而引起的零落虛空衰颯凄涼寂寥之感。詞作看來全是寫實,道的是眼前景,但事實上不盡如此,如寫燕子于秋風蕭瑟中仍在斜陽殘照下來而又去,這就很難說是寫實,而只是詞人所采用的寫意筆法。這首詞借用典來含蓄表現其現實感受,善于巧妙地化用典故為表意服務,是一大特點。朱彝尊生當明清易代之際,生為漢人而被外族統治,盡管他未直接參加抗清活動,在清初的高壓政策下也少有直接表現對清統治者不滿的言論,但深藏于心底的民族感情卻在各種場合時有流露。陳廷焯稱:“詞外有詞,方是好詞。”(《白雨齋詞話》)此也是提倡意內言外之旨。這首詞借描景來表現對故國的追念,正合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之說,也正是所謂“發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白雨齋詞話》),充分顯示了其沉郁風格?!顿u花聲》即《浪淘沙》調,前人多用來表現哀婉之情,這首詞卻寫得雄健警拔,譚獻認為此詞“聲可裂竹”(《篋中詞》),足見其深切動人的力量。
上一篇:《趙可·鳳棲梧》原文賞析
下一篇:《馮煦·南鄉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