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水龍吟》原文賞析
平章三十年來,幾人合是真豪杰。甘泉烽火,臨淮部曲,骨驚心折。一老龍鐘,九扉魚鑰,單車狐搰。念山河百二,玉鐔罷手,都付與,中流楫。快得熊羆就列,更雙龍陸離光揭。一朝推轂,萬方快睹,百年殊絕。玄菟新陴,盧龍舊塞,賀蘭雄堞。看群公撐住,乾坤大力,了心頭血。
詞人孫承宗沉毅而有抱負,懷有經世濟民的宏愿,他目睹明末政治腐敗、國祚衰微的現實,心情沉痛,認為這是由于缺乏治國安民的棟梁人才造成的。“平章三十年來,幾人合是真豪杰”,縱眼看三十年來,有幾個人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全詞以治國無人的慨嘆開端,領起上片。下面分成幾個層次,鋪寫明王朝外患內憂的政治局面。“甘泉烽火”三句,概寫當時的軍事形勢。邊地,有“甘泉烽火”的騷擾。甘泉,秦漢宮名,在今陜西省淳化縣,漢文帝時,匈奴十四萬騎騷擾朝那、蕭關一帶,烽火及于甘泉宮,事見《漢書·匈奴傳》。本詞借指明朝行宮受清兵侵擾。內部,有“臨淮部曲”的動亂。臨淮,漢郡名,約在今安徽省靈璧縣一帶;部曲,古代將軍的行伍部隊。三句意謂外有清兵侵擾,內有地方軍隊騷亂,使人膽戰心驚。“一老龍鐘”三句,概寫政治形勢。一老,指當朝宰相;龍鐘,身體衰老的樣子。“一老”句,是說宰相老而無能。九扉,九重門,即宮門。魚鑰,魚形的門鎖,丁用晦《芝田錄》:“門鑰必以魚,取其不瞑目守夜之義。”宮門常常上鎖,表示君臣懈怠政務,國是日非。“單車狐搰”句,隱括一典故、一成語,描寫當今仕途,豺狼當道,施行善政,徒勞無動。單車,典出《后漢書·張綱傳》,漢順帝漢安元年(142),朝廷派遣八使到各地巡視,張綱獨獨埋其單車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道,安問狐貍!”狐搰,《國語·吳語》載吳地諺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措,挖出。后代成語“狐埋狐搰”,就是說作事難成的意思。本詞在鋪寫了明末的軍事、政治形勢后,接著用“念山河百二”四句,寫出詞人的憂患意識。“山河百二”用《史記·高祖本紀》的成語,意謂形勢險要,有二萬人把守,可以抵擋百萬雄兵。玉鐔,玉制的劍首,本詞以局部代全部,指寶劍。“玉鐔罷手”,把寶劍放下來,是說明朝武備松弛。詞人憂念我國北方雖有險固的山河形勢,但當時朝廷上閹宦干擾政治,放松武備,象自己擔任兵部尚書,亦被排擠回鄉,造成國家瀕于危亡、社稷瀕于傾覆的局面。“都付與,中流楫”,一切憂慮,都將付與中流擊楫的誓言之中。
本詞在藝術構思上最大的特色是:詞人純熟地運用對立聯想進行謀篇布局,上下片詞意比照呼應,構成了意象群的強烈對比,成功地抒寫自己在國事日非的關鍵時刻的報國壯懷。下片“快得熊羆就列,更雙龍陸離光揭”,單刀直入地寫出自己欲重新為國效力的愿望。熊羆,指雄武的軍隊,陸云《南征賦》:“乃有熊羆之旅。”雙龍,指雙劍;陸離,光采奪目,屈原《離騷》“長余佩之陸離”。詞人期望重新手握光采耀眼的寶劍,帶領軍隊。這里的詞意,與上片“玉鐔罷手”對應。“一朝推轂”三句,是說國家的輔弼大臣,一旦被選拔重用,將是萬方稱快、百年少有的盛事。推轂,提拔重用的意思。這三句是緊承“快得”二句而來,但比它們更深進一層,因為詞人想象被推轂的人,除自己“雙龍”在手,“熊羆就列”,能施展抱負以外,還應有“幾人”共同來挽救明王朝的命運。“玄菟新陴”以下三句,連用三個地形險要的關塞:玄菟、盧龍、賀蘭山,表現國家的邊防得到鞏固,可以阻遏清兵的侵擾。這三句,與上片“山河百二,玉鐔罷手”暗合,從相反的方面說明險固的山河還須有“真豪杰”率兵御敵,才能發揮它們的要塞作用。為此,詞人從心底發出“看群公撐住,乾坤大力,了心頭血”的歡呼聲,國家正須賴著諸位建立功勛的藎臣大力支撐,自己也了卻了心頭宏愿。結尾的“群公”,與詞的起句“幾人”遙相呼應,在對比中,表達詞人期望出現能挽救國家命運的真豪杰的政治理想。
本詞是詞人襟懷、抱負、心態、豪情的自然流露,詞中交織著他的浩嘆、憂念、自信、期待、激情、歡欣,橫放杰出、矯矯不群。從“玉鐔罷手”、“快得熊羆就列”、“一朝推轂”等詞句分析,本詞當是孫承宗免職還鄉以后寫的作品。詞中充滿著憂患意識,表現出重攜雙龍、效力邊陲的壯志,這與南宋愛國詞人的情思是一脈相承的;豪邁雄放的氣概,也明顯地繼承了南宋辛派詞人的風格特征和藝術傳統。
上一篇:《金天羽·水龍吟》原文賞析
下一篇:《許有壬·水龍吟》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