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與友人別
鄭 谷①
揚子江頭楊柳春②,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③,君向瀟湘我向秦④。⊙【注釋】
①鄭谷(848—911):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啟三年擢第,官右拾遺,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詩,名盛唐末。有《云臺編》三卷,《宜陽集》三卷,《外集》三卷。《全唐詩》存詩四卷。
②揚子江:長江在江蘇鎮江、揚州一帶的干流,古稱揚子江。
③離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們常在此送別,所以稱為離亭。
④瀟湘:瀟水和湘水,流經今湖南境內。秦:今陜西境內。
⊙【賞評】
這是一首別離詩,為詩人在揚州和友人分手時所作。詩的一、二兩句即景抒情,點明別離,寫得瀟灑而又風韻?!皳P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在揚子江頭的渡口,楊柳青青,晚風吹來,柳絲輕拂,楊花飛揚。岸邊停泊著友人待發的小船。依依裊裊的柳絲,牽引著彼此依依惜別的深情,輕輕飛舞的楊花勾起著天涯羈旅的飄零之感。此情此景怎能不“愁殺渡江人”。疏朗的畫面、流利的筆調和那悠悠的情韻使這種惜別之情讀來越覺深永。三、四句“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從寫景轉入作別。在離亭宴別,酒酣情濃之際,席間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笛曲哀且怨,聲聲離人情。最后兩位友人不得不在沉沉暮靄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瀟湘我向秦。
⊙【詩評選輯】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簽》:鄭都官詩非不尖鮮,無奈骨體太孱,以其近人,宋初家戶習之。
②明·桂天祥《批點唐詩正聲》:調逸。鄭谷亦有此作,不多見。
③清·吳喬《圍爐詩話》:鄭谷詩以淺切而妙。
④清·黃叔燦《唐詩箋注》:不用雕鏤,自然意厚,此盛唐風格也,酷似龍標、右丞筆墨。
上一篇:孟浩然《洗然弟竹亭》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李 密《淮陽感懷》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