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獻(xiàn)·九張機(jī)》原文賞析
一張機(jī),綠紗窗外夜星稀。蟲聲四壁秋如水,停梭不語,玉人心事,惟有一燈知。
兩張機(jī),織成素練已秋時。方花砧搗梧桐下,蕭郎天末,夜深刀尺,先與作寒衣。
三張機(jī),巧翻花樣要新奇。銀河絡(luò)角蘭房夜,輸他織女,一年一度,相見及秋期。
四張機(jī),鳳梭拋擲疾如飛。朝朝暮暮和愁織,寒絲凝雪,織來易盡,難盡是愁絲。
五張機(jī),回文織就錦中詩。蘇娘玉手封題好,殷勤寄遠(yuǎn),萬言千語,都是說相思。
六張機(jī),金錢卜取盼郎歸。流黃欲織無心緒,慵投龍杼,淚揮中婦,明月照羅帷。
七張機(jī),紅蕤枕冷夜眠遲。銀釭照影當(dāng)窗織,鴛鴦錦就,展來細(xì)玩,愁見一雙飛。
八張機(jī),妾身惟愿作花枝。花枝織上吳綾艷,裁成衣服,被郎著取,朝夕不相離。
九張機(jī),萬絲織罷更千絲。絲絲盡是纏綿恨,寒閨燈火,聲催札札,腸斷五更時。
《九張機(jī)》是北宋出現(xiàn)的一種新曲調(diào)。曾慥編《樂府雅詞》,收錄無名氏所作兩組。這種新調(diào),可能是文人仿照民間歌曲創(chuàng)制。敦煌俗曲中有《五更轉(zhuǎn)》、《十二時》等定格聯(lián)章的曲子,以一種定格曲式反復(fù)吟唱,或敘述故事,或抒寫情懷,每首都以序數(shù)加詞題開頭起興。《九張機(jī)》吸取了這種形式,從“一張機(jī)”唱到“九張機(jī)”,如曾慥所言:“憑戛玉之清歌,寫擲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傳情。”(《樂府雅詞》)除宋人無名氏所作兩組外,后人罕有仿作者。秦云此作,大抵仿宋人,集中抒寫織錦婦女對遠(yuǎn)行丈夫的無窮思念。九首詞前后聯(lián)貫,層層深入,并采用諧音雙關(guān)、設(shè)喻比擬、聯(lián)想象征、渲染夸飾等民歌的表現(xiàn)手法,把離情相思寫得纏綿悱惻,哀艷感人。
第一首在這組詞中起著提挈的作用。它交代了環(huán)境(“綠紗窗”),時間(“夜星稀”)、季節(jié)(“蟲聲四壁秋如水”)。然后轉(zhuǎn)過筆鋒寫處于此時此境的人和情。先寫人的靜態(tài)(“停梭不語”),讀者從這樣的舉止中感受到她之所以中斷勞作、懨懨無言,必有沉重的心事。可是,下文卻不直接回答讀者的懸念,只是含蓄地指出:“玉人心事,惟有一燈知。”這樣,就把讀者的關(guān)注引向下文。
第二首承接第一首,告訴讀者,“織成素練已秋時”。這些素練,經(jīng)過“方花砧搗梧桐下”,搗洗干凈,將要為飄流到“天末”的“蕭郎”。“夜深刀尺,先與作寒衣”。經(jīng)過這番敘述,玉人的心事也就明白托出,她一心系念著遠(yuǎn)出未歸的丈夫。
第三首開始寫少婦的內(nèi)心世界。憑著心靈手巧,一心“巧翻花樣要新奇”,為丈夫做一件新奇時髦的冬裝。可是,“銀河絡(luò)角蘭房夜”的孤寂處境,使她觸景傷情。目睹璀燦的銀河,想到牛郎織女雙星,終究還能“一年一度,相見及秋期”,而自己蘭房獨處,蕭郎不歸,不免就自怨自艾,發(fā)出了“輸他織女”的感嘆。
這種由盼望丈夫歸來而未遂的感嘆,轉(zhuǎn)化成無盡的愁思,在第四首就盡情發(fā)泄出來。為了給丈夫做寒衣,夜夜辛苦務(wù)織,“鳳梭拋擲疾如飛”。可是,始終盼不到游子的歸來,只好“朝朝暮暮和愁織”,把無窮的愁思織在素練之中。在她看來,織素練用的“寒絲”雖然如“凝雪”那樣冷澀沉重,但“織來易盡”,終有織完的時候,唯獨“難盡是愁絲”。把愁比擬為絲,既具體形象,又貼緊織絲這一貫穿整組詞的中心題材;同時,絲又諧思,諧音雙關(guān)。一句中使用了民歌慣用的兩種修辭手法,委婉生動地表現(xiàn)了織婦無窮無盡的刻骨相思。
第五首用蘇蕙于錦中織回文詩的典故,寄托織婦相思之情。前秦苻堅時(相當(dāng)于東晉永興到建元年間,即357—385),竇滔妻蘇蕙于錦上織成回文詩,寄寓相思,勸夫早歸。織婦也如此法,“回文織就錦中詩”,象“蘇娘”那樣,“玉手封題好”,借此“殷勤寄遠(yuǎn)”,希望久別未歸的丈夫能夠理解那“萬言千語,都是說相思”。寄去了表述相思的回文詩后,當(dāng)然就期待著丈夫早日歸來。
于是,第六首就記述了“金錢卜取盼郎歸”的急切心情。古人每用金錢五枚撒成卦象,卜問吉兇,叫金錢卦。這里用金錢卜卦,是問郎歸不歸,何時歸。可是,卜卦更增添了相思的苦悶,以致“流黃欲織無心緒”,因而“慵投龍杼,淚揮中婦,明月照羅帷”。流黃是用黃絲織成的絹。漢樂府《相逢行》:“大婦織羅綺,中婦織流黃。”這里襲用這種習(xí)慣稱謂,自稱中婦,以便貼緊“流黃欲織”的表述。
第七、第八兩首扣住絲織這一中心事件,設(shè)想織入不同花紋圖樣以寄托對丈夫的思念和依戀之情。從“紅蕤枕冷夜眠遲。銀釭照影當(dāng)窗織”中,可見織婦辛苦機(jī)織已達(dá)深夜。為了寄托深切的情思,她沿用把鴛鴦象征夫妻情誼的中國傳統(tǒng)習(xí)俗,織成鴛鴦錦。可是“展來細(xì)玩”之時,交頸比翼的鴛鴦圖樣卻與現(xiàn)實處境完全相反,丈夫未歸,蘭房獨處,并不能雙宿雙飛,因而發(fā)出“愁見一雙飛”的哀嘆。于是,只好另找寄托,“妾身惟愿作花枝”。因為“花枝織上吳綾艷,裁成衣服,被郎著取”,那樣就能實現(xiàn)“朝夕不相離”的心愿了。
然而,無論織回文詩也好,卜金錢卦也好,織鴛鴦錦也好,裁吳綾衣也好,都只能寄托自己的相思,卻喚不得離人的歸來。凡此種種,終究無法排遣離別的凄楚,終究無法解脫纏綿的相思。一夜織絲達(dá)旦,無非是“萬絲織罷更千絲”。于是,第九首就以集中抒寫一夜思情作結(jié)。因為“絲絲盡是纏綿恨”,所以,“寒閨燈火.聲催札札”,結(jié)果無非是“腸斷五更時”。這里再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以絲諧思,一夜辛勤勞作,所織的不只是萬絲千絲,也是對丈夫的萬思千思,無窮無盡的綿綿相思,淋漓酣暢地表達(dá)無余。
《九張機(jī)》脫胎于民間歌曲。這篇雖是仿作,仍然帶著濃郁的民歌色彩:首先,它是由一支定格的曲調(diào)組成的,所以每一首都相互關(guān)聯(lián),用織絲作為一條主線貫串起來。盡管任何一首都有相對的獨立性,但都沒有離開織絲這條主線。其次,整組詞采用了大量有關(guān)民間風(fēng)俗的事物,作為抒情表意的材料,如鳳梭、龍杼、方花砧、刀尺、回文詩、鴛鴦錦、花枝綾、金錢卦等等.增濃了這組詞的民間色調(diào)。再者,大量采用民歌的表現(xiàn)手法。如諧音、雙關(guān)、設(shè)喻.比擬、象征、夸飾等等,使之保存了民歌特有的格調(diào)。因此,當(dāng)我們讀了大量文人創(chuàng)作的雅詞之后,一旦誦讀賞玩這首組詞時,就會深切地感到它的俚俗趣味,聞到它散發(fā)著的泥土芳香。
上一篇:《劉迎·烏夜啼》原文賞析
下一篇:《袁棠·買陂塘》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