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維《下橫嶺望寧極舍》宋山水詩鑒賞
韓維
驅車下橫嶺,西走龍陽道。
青煙幾人家,綠野四山抱。
鳥啼春音闌,林變夏陰早。
應近先生廬,民風故醇好。
孔旼,字寧極,隱居于汝州龍興縣(今河南寶豐)龍山之滍陽城。韓維知汝州時常相過從。這首詩含蓄地表達了韓維對于朋友品格的仰慕和贊頌。
首聯詩人說自己驅車已下橫嶺,行駛在龍山之南的大路上了。在這里隱居著詩人的好友孔寧極。就要見到自己景仰的好友,自然是欣喜的,但詩人并沒有歡呼雀躍、直奔朋友住所,而是緩緩而行,細細觀賞著路旁風光。這便有一句一景的以下四句: “青煙幾人家,綠野四山抱。鳥啼春音闌,林變夏陰早。”
據說“青煙幾人家,綠野四山抱”兩句“當時無不傳誦” (見《王直方詩話》)。這兩句的確用詞精當、確切,使全詩籠罩在安寧、靜謐的氛圍之中。若按一般寫法,村落人家當有雞鳴犬吠的熱鬧點綴,但這首詩只寫了縷縷青煙,點點人家,碧綠的田野,被四山款款擁在懷里。“抱”字用得極形象,使山人格化了,情感化了,似乎群山一往深情地注視著懷中這塊安靜的土地。接下來兩句寫遠遠近近傳來鳥兒在暮春時節特有的歡快啁啾,順著鳥鳴聲望去,樹林已枝葉陰陰,透出夏的信息了。寫鳥聲還是為了強化前兩句已形成的寧靜感。
這四句詩寫得從容、泰然,分開看,各是精巧畫面,聯在一起,便渾然地透出和平、安定的氣氛,這是詩人胸中感受的外化。而這種和平安寧又從何而來呢?尾聯作了回答: “應近先生廬,民風故醇好”。詩人的朋友德高望重,澤被四方,致使此地民風醇厚。這才是這首詩的核心所在。
此詩寫得平直、自然,其特點在于他運用了極高明又含蓄的贊頌手法,全詩無一句正面寫隱士孔旼的為人品性,但句句又都是為友人而設的。從詩人渴望拜見友人的心情,到對山村環境的渲染,最后盛贊民風醇厚,“不用筆之處無不到者” (金圣嘆評點《西廂記》語),讀者不僅可以想見到孔寧極的高風亮節,甚至真要生出一種傾慕之情了。
上一篇:常建《三日尋李九莊》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文同《下金雞山》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