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鷗去昔游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九疑云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的上片寫往日的人花相戀。“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第一句點明潭州。這是說,月亮西斜了,我徘徊在湘水之濱。“斜橫”二句,點梅花,這是說,那斜橫的小小梅枝,沉浸在憂愁的漣漪之中。“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他用擬人的手法說:有誰知道我們在那個春天里的戀情啊!在那陡峭的春寒中,她帶著幽香,穿著紅色的衣裙回來了。
下片寫別后的相思之情。“鷗去昔游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 “鷗去”,如飛鷗一樣遠去。“遙憐”指自己,“夢依依”指對方。這三句是說:我離開那里以后,當年游玩的地方已面目全非了。可我還是懷念著她,仿佛看見紅梅花又開了。你喲,大概也在夢中尋找我這個遠去的游子吧! “九疑云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九疑”即九嶷山。相傳舜南巡死于九嶷,舜的妃子娥皇、女英,眼淚流在竹子上而成點點淚斑,今稱湘妃竹(斑竹)。這三句是說:她的夢魂因九嶷山的阻隔而迷失,她悲痛地哭泣了。她那相思的血淚,灑在竹枝上,化成了朵朵紅梅。
上一篇:章良能《小重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周邦彥《應天長》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