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點絳唇》原文賞析
春 詞
水滿春塘,柳綿又蘸黃金縷。燕兒來去,陣陣梨花雨。
情似黃絲,歷亂難成緒。凝眸處,白蘋紅樹, 不見西洲路。
這首小令主要描寫的是春天美好的景色和春日的情思,從下片看,它抒寫的是男女相思之情,但屬于代擬。
上片描寫春景。春水滿塘,柳絮飛舞,它在金黃色的柳條上輕輕沾了一下,便很快地飛去了。春燕來來去去,或銜泥作巢,或喃喃細語。它們忽而落在梨樹上,忽而振翅飛去,振動得梨花亂落,如同下雨一般。這幾句寫春景,輕柔優美,雖有動態的描寫,但給人的感覺是寂靜的。
下片首句的“情似黃絲”,承“柳綿又蘸黃金縷” 句而來,“黃絲”即“黃金縷”,詞人在上片所描寫的春日景物中,選取了一種帶有象喻性的景物,把此時的感情波瀾,比作已經紛亂了的柳絲,難以理出頭緒,以見自己心亂如麻,心煩意亂。李后主詞有“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清平樂》)的藝術描寫,又把離愁寫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相見歡》)王士禎的“情似黃絲,歷亂難成緒”兩句,似受李煜詞境的影響,將眼中景與心中情融為一體,以物象情,構成佳妙的詞境。結尾三句, 寫凝望佇立, 面對白蘋紅樹,情人不歸,只能空攪寸腸。“白蘋”為一種水中浮草, 即馬尿花。“紅樹”二字,《衍波詞》作 “青草”,不葉韻,此依夏承燾、張璋編選《金元明清詞選》作“紅樹”。紅樹,謂春天紅花滿樹,不是專指某種樹。唐玄宗《春臺望》詩: “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綠洲。”歐陽修《游春詞》: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其中的“紅樹”用法與此相同。末句的“不見西洲路”用六朝樂府《西洲曲》的詩意。詩中描寫了一位女子對情郎的執著思念,感情纏綿悱惻,其中有“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的描寫,頗為感人,末句即取此意。
這首詞,在作者的詞集《衍波詞》中題作《春詞和漱玉韻》,是用李清照《點絳唇》的原韻所寫的一首小令。李作原文為: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一作芳樹),望斷歸來路。
李清照這首詞“情詞并勝,神韻悠然” (《云韶集》卷十評語),有自己的真情實感。王士禎和韻作此詞,雖處處規模原作,又化用前人詩詞中的意境,在寫景上也有一定特色,詞中也不乏清新俊語,但同李作相比,總覺缺乏真情實感,其回腸蕩氣之處,去李作遠矣。
上一篇:《李孝光·滿江紅》原文賞析
下一篇:《劉敏中·點絳唇》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