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河傳》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①,山水相連。朝云暮雨②,依舊十二峰前③,猿聲到客船。愁腸豈異丁香結(jié)④?因離別,故國音書絕⑤。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fēng),恨應(yīng)同⑥。
【注釋】
①巴楚:指巴子國和荊楚。今重慶市古稱巴子城,為巴子國都,其轄地相當(dāng)于今川東和鄂西一帶。荊楚,指今湖北江陵一帶。②朝云暮雨:宋玉《高唐賦序》之典故,后以云雨表示男女歡愛之事。③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④丁香結(jié):丁香的花蕾,含苞不放。⑤故園:故鄉(xiāng),這里指蜀地。⑥“想佳人”三句:意思是遙想美人在花下,迎春風(fēng),對明月,她的離愁別緒,是同我一樣的。冰本斷為:“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fēng),恨應(yīng)同。”
【評點】
這首詞寫行者漂泊他鄉(xiāng)的愁思。
上片寫離人去處雖然渺茫、遙遠,但巴山楚水,朝云暮雨,十二峰前,總是相連,比喻離愁也似山水接連不斷,愈遠愈深愈長,更用隨船的猿聲,襯托離人的愁思。
下片開頭三句直寫因離別音書隔絕而愁腸百結(jié)。結(jié)句變換筆法,遠揚開去,為妻子著想,她在花下明月春風(fēng)之中,離恨該與自己一樣。柳永的《八聲甘州》中的“想佳人妝樓颙望”一句似從此出?!栋子挲S詞評》評點:“一氣舒卷,若斷若連,有水流花放之樂,結(jié)得溫厚?!?/p>
其二
春幕,微雨,送君南浦①,愁斂雙蛾②。落花深處,啼鳥似逐離歌,粉檀珠淚和③。臨流更把同心結(jié)④,情哽咽,后會何時節(jié)?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州,櫓聲幽⑤。
【注釋】
①南浦:泛指送別之地。南朝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②愁斂雙蛾:指含愁而皺雙眉。雙蛾,雙眉。③“粉檀”句:這句是說珠淚與粉脂混合而下。粉檀,粉脂,謂化妝的粉和胭脂、口紅。檀,檀紅色。④把:把玩,撫弄。⑤櫓聲幽:搖櫓之聲已漸幽微,說明行舟已遠去。幽,幽咽。
【評點】
這首小令描寫佳人送別之情。
上片“春暮”三句,交代離別的時間、環(huán)境、地點等。后四句寫佳人送別時的愁容淚態(tài)以及離恨之情?!奥浠ㄉ钐帯薄ⅰ疤澍B”、“離歌”,可謂情、聲、景相映成趣,感人肺腑。
下片寫臨別一瞬。前三句中的“同心結(jié)”喻兩情忠貞?!扒檫煅省北硎倦x情凄惻?!昂髸螘r節(jié)”,是對歸期的失望。三句三層,曲盡離別之復(fù)雜心理?!安豢盎厥住?四字,總攬一筆。結(jié)尾“櫓聲幽”是畫外音,擬人化了的“櫓聲”,好像也是為不忍離別而幽咽抽泣。讀完全詞,不免令人憂傷愁感。
這是《花間集》中的最末一首詞,所以李冰若在《栩莊漫記》中評論道:“聲情綿渺,以此結(jié)束《花間》,可謂珠璧相映?!?
《李珣·河傳》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顧夐·河傳》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和凝·河滿子》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