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棅·浣溪沙》原文賞析
秋 思
小立幽階數(shù)綠苔,鴛鴦未繡怕人催。深秋簾幕幾曾開。
霜葉半隨溪鳥去,寒煙獨裹暮鐘來。一番消瘦自驚猜。
妙齡少女,情竇已開,追求愛情,成了她們非常自然正當?shù)男枨蟆5牵趪乐v男女禮防的明代,人們的正當愿望往往很難實現(xiàn)。這首詞細致刻劃了在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中一位少女秋日里微妙的心理活動。
這位少女,居處清幽、深邃,或許是一位大家閨秀。正因為如此,她才被與外界隔絕得更加徹底。“小立幽階數(shù)綠苔”,詞就從這一點開始落筆。少女獨處深閨,百無聊賴。為了排遣內(nèi)心的孤獨、煩悶,她步出閨房,小立幽階。房外也是冷冷清清,綠苔遍布,寂寞終日,無人可到。少女的無聊與苦悶,更加無法排遣。只是無意識地重復“數(shù)綠苔”這個用以打發(fā)光陰、毫無意義的動作。“鴛鴦未繡怕人催”,則點明少女為何“鎮(zhèn)日無心鎮(zhèn)日閑”。原來,這位少女已屆青春妙齡,環(huán)境的隔絕引起了她對愛情更多的遐想與渴望。但是,現(xiàn)實中又沒有寄情的對象,故只得刺繡鴛鴦,托付心事。當然,并無人催促少女“繡鴛鴦”,少女由于心緒不寧,也無法靜心刺繡。然而,少女日夜渴望幻覺中的情人變?yōu)楝F(xiàn)實。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鴛鴦未繡,就恐怕無顏以對情郎。少女的內(nèi)心,矛盾重重,出亦愁,入亦愁。糾纏在這樣虛幻的、千絲萬縷的情網(wǎng)中,少女每天要忍受多大的痛苦。結句跌回現(xiàn)實: 時至深秋,卻未曾為外人一開簾幕,更無意中人出現(xiàn)。上兩句虛實描寫,在此得到落實。少女的愁苦,更深一層,而且,不知何日何時才是盡頭。
下片通過秋天景物的變換,委婉訴說時光流逝、年華無幾的悲苦。“霜葉半隨溪鳥去”,深秋季節(jié),霜葉凋零,隨水而去; 溪鳥南歸,一去不回。敏感的少女聯(lián)想到自己青春的流逝,亦如同深秋的霜葉與溪鳥。愁苦之中,又摻雜進一縷焦慮。“寒煙獨裹暮鐘來”,回到具體的這一天,少女在期望與失望的交織中,更多的是在失望的痛苦折磨中,又度過了一整天。傍晚時分,寒煙裹纏,暮鐘隱隱,周圍景致愈益凄寒、孤寂。“暝色入高樓”,少女恐怕又要開始新的一番更為濃烈的苦痛的煎熬。封建社會這種隔絕交往、違反人性的生活,給青春期的少女帶來巨大的痛苦。為此,少女整日驚疑不定,心情乍陰乍晴,玉容消瘦。“自驚猜”的內(nèi)容十分復雜,少女“驚猜”這種百般煎熬、肌容日減的日子還能持續(xù)多久,前景暗淡,少女滿懷失望。“一番消瘦”是種種心靈折磨的必然結果,因此也是全詞的總束。
這首詞特別注意虛實結合,正面、側面的搭配。上片兩句實寫中插入一句虛擬,波瀾頓起,曲折有致。下片先側面以景襯情,結句落實到正面敘說,既照應嚴密,又多姿多彩。尤其是本詞細致入微的心理刻劃,在明詞中并不多見。
上一篇:《施紹莘·浣溪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屈大均·浣溪沙》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