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望海潮》原文賞析
自題小影
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里外關河。骨相空談,腸輪自轉,回頭十八年過。春夢醒來么?對春帆細雨,獨自吟哦。惟有瓶花,數枝相伴不須多。
寒江才脫漁蓑。剩風塵面貌,自看如何?鑒不因人,形還問影,豈緣醉后顏酡?拔劍欲高歌。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忽說此人是我,睜眼細瞧科。
這是譚氏僅見的一首詞作《譚嗣同全集·石蜀影廬筆識之五十》有云:“性不喜詞,以其靡也。憶十八歲作《望海潮》詞自題小照云:(詞略)。尚覺微有氣骨?!笔藲q時,作者正在甘肅蘭州一帶,詞作抒寫了青少年時慷慨磊落之氣和壯志未酬的郁塞之感。
上片開頭三句,概述年來蹤跡。作者是湖南人,小時居京師,十三歲時其父譚繼洵外放甘肅鞏秦階道,他隨父至任所。十五歲回湖南瀏陽拜師讀書兩年余,再返西北,故云“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里外關河”,表明山川殊域,道路遙遠,自己輾轉南北,風塵勞頓。下三句一轉:“骨相空談,腸輪自轉,回頭十八年過?!惫窍嘀^人的體格狀貌,古人常以估測一個人的前程后事。作者早有壯志,自期甚高,但今日看來,全成虛話。只有腸輪自轉,年齡仍按自然規律增長,十八個春秋匆匆而過。下面“春夢”三句,落到小影。細雨滋潤萬物,春風鼓蕩船帆,小影中的我,在這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季節獨自吟哦,做著瑰麗的春之夢。然而,現實遠非想象的那樣順遂人意,作者逐漸從春夢中醒來,自己是空無成就,國家是外侮迭至,內政日非。最后“惟有瓶花,數枝相伴不須多”二句,表面上寫小影前放著數枝瓶花作為陪襯,細細玩味,“惟有”、“不須多”數字,實流露出許多失意寥落的感慨,謂今日之我壯志未酬,難以奉報影中之我,是曲折之筆。
下片“寒江”三句,從上片的寫影中之我,轉到寫今日之我?!安琶摑O蓑”,說明作者是剛由湖湘水網之地來到高寒的西北?!笆oL塵面貌,自看如何?”謂自己飽經風霜,攬鏡自照,但見滿面風塵。“鑒不因人,形還問影,豈緣醉后顏酡?”三句將鏡中之我與影中之我對比?!安灰蛉恕奔寸R不隨人之意。這似是醉后發紅的臉色,實是風塵所致?;厥孜羧沾簤粑葱阎畷r,看看現在奔波困頓之狀,作者心情自難平靜?!鞍蝿τ吒琛?,情緒激昂慷慨。而“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又說得極沉痛。冷酷的現實,無情地“揉搓”著壯士的俠骨,作者不禁失望悲抑。結句“忽說此人是我,睜眼細瞧科”,寫作者見鏡中之我風塵面貌,幾乎難以相信。科,古代戲劇中表示動作之用語。下片寫今日鏡中之我,處處與影中之我構成對比,充分表現了作者在當時的社會中壯志消磨,事業難成的感慨。
譚嗣同這首詞,名曰“自題小影”,實際上托小影以生情,重在寫今日之我,詞中既有豪情壯志,更有憂患牢落,誠如作者自己所評:“尚覺微有氣骨。”梁啟超《飲冰室詩話》曾云:“譚瀏陽志節學行思想為我國二十世紀開幕第一人,不待言矣。其詩亦獨辟新界而淵含古聲。”移之論此詞,亦然。
上一篇:《陸鈺·曲游春》原文賞析
下一篇:《張煌言·柳梢青》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