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闿運·南鄉子》原文賞析
賦得“惜花春起早”
春恨壓屏山,細雨欺花困牡丹。雨若再晴花再艷,應難,喚起雙鬟摘下看。
憑暖曲闌干,曉逗微光似不寒。忽地玉階風過覺衣單,重入羅幃又懶眠。
文人雅集作詩填詞,常摘取前人成句為題,冠以“賦得”二字。王闿運這首詞就是從唐詩中摘取“惜花春起早”一句作為題目,圍繞這五個字展開全詞的。
上片寫主人公的“惜花”之情。細味全詞主人公當是一個感情細膩的女子。幕啟,我們知道主人公的心里充滿了惆悵的情緒。“春恨”是個寬泛的詞語,指因春天的種種物象而勾起的莫名的惆悵情懷。“屏山”指室內屏風上所畫的山。這“春恨”無邊無際,就象窗外綿綿的春雨,籠罩在屏山之上。一個“壓”字表現了“春恨”的沉重的分量。首句規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細雨”句,語出宋代詞人史達祖《綺羅香·詠春雨》:“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王闿運取來一個“欺”字,一個“困”字,表現了主人公憐惜牡丹,又無可奈何的情緒。現在院中的牡丹已經盛開,只可惜這綿綿的春雨不知何時停止,如若等到天晴了再來觀賞,恐怕很難再看到那么嬌艷的花朵了。于是主人公就喚起丫鬟,把牡丹花摘下來仔細欣賞了。為什么要摘下來呢? 一是因為院中下著雨,花易摧殘;二是因為天還沒有亮,看不清楚。“雨若再晴花再艷”,兩個“再”字相繼出現,曲折地表達了主人公因韶華難再、芳花易謝而產生的感傷情懷。
下片寫主人公“早起”的感受。“憑暖曲闌干”表明主人公已從閨房來到走廊上。“憑”即倚,靠。“憑暖”,把曲闌干都靠暖了,可見時間之久。“逗”是逗留的意思。在凌晨微弱的光線下久久地逗留,好象并不感到寒冷。春晨應該還是比較寒冷的,可是主人公并不感到寒冷,那是因為她已沉浸在惜花的情緒之中。“微光”點出“早”字。“似”字暗啟下文,預示轉折。末二句寫主人公情緒上的兩次轉折。忽然石砌的臺階上吹來一陣晨風,主人公這才感到穿的衣服太單薄了,有了寒意,于是重新回到“羅幃”中去。這是一次轉折,以“忽地”與“似”相呼應作為標志。“羅幃”,床上的細紗帳。誰知重新回到羅幃中去,還是不想睡覺。這是第二次轉折,以“又”字為標志。這兩次轉折,細膩地傳達了主人公早起賞花的感受,也曲折地表現了主人公豐富而微妙的心理變化。末句點出了 “早起”。
寫“賦得”體詩詞,往往要受到原句的局限,不大容易展開。王闿運的這首詞較好地表現了原句的意境,而且本身形象完整,毫無支離湊題之病,是難能可貴的。主人公的情緒表現得細膩委婉,含蓄蘊藉,體現了王闿運詞作“清微窅眇,矜練之極,歸于自然”的風格特點。
上一篇:《方中通·南鄉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王結·南鄉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