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鄴都引》原文與賞析
張說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
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
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廓為虛人代改,但有西園明月在。
鄴傍高塚多貴臣, 蛾眉曼睩共灰塵。
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
這是一首覽古詩。詩以曹魏的鄴都(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鄴鎮)為題,以樂府詩的形式,抒寫盛衰更替之嘆。
起首二句,寫曹操在漢末群雄割據的形勢下草創曹魏政權。“君不見”三字,是樂府詩常用的格式,但詩人用它起筆,便有籠罩全篇、借以引起讀者對詩人所詠之事高度注意的用意。詩人要人們注意的,是群雄虎視耽耽,相互馳逐,只不過是為了爭奪“天祿”——天下,而曹操便是那些睚眥相馳逐的群雄中的一個。接下來的四句,詩人以贊頌的口吻盛贊曹操的文治武功。白天,曹操率領壯士沖鋒陷陣;夜晚則和文人謀士聚于華屋之內,作文賦詩。由于他能身先士卒,所以攻無不克,由于他能禮賢下士,所以天下歸心,宏偉的鄴都環繞西山之陽;眾多的文人謀士匯聚于漳水之濱,從而奠定了曹魏政權的大業。在盛贊魏武業績之后,筆勢頓然一轉,寫今日鄴都的荒殘景象。時移代變,鄴都湮廢,而能證明這里曾是一代國都的,只有西園上空的明月和在明月映照下的、埋藏著達官貴人的累累高塚! 輝煌的曹魏故都連同后宮的美人都化為灰塵! 那象征著曹魏政權空前強大的銅雀臺,也不過成了歷史的陳跡。游人至此,如果登上銅雀臺,目睹鄴都遺跡在蕭瑟秋風中的荒涼景象,誰能不為之愁絕呢!
這首詩把覽古與抒懷融為一體。先寫曹魏政權之盛,再寫其衰,最后抒發對人世盛衰更替的感嘆。可以說直接開啟了盛唐覽古抒懷詩的先河。如李白的《越中覽古》詩,在章法上可以說是借鑒了張說的《鄴都引》。
上一篇:《沈佺期·遊少林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戎昱·霽雪》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