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達津
本為貴公子, 平生實愛才。
感時思報國, 拔劍起蒿萊。
西馳丁零塞, 北上單于臺。
登山見千里, 懷古心悠哉。
誰言未忘禍, 磨滅成塵埃。
陳子昂
這是一首五韻古詩,詩設想一個愛國的貴公子,拔劍從軍,西馳丁零所在邊塞,北到單于祭天之臺。在那里懷念古戰場,感到前朝居安忘禍,導致功名磨滅,前功隳于一旦的悲哀。
大約這首詩是垂拱二年(686)隨喬知之監護將軍劉敬同軍,到達同城、居延、張掖之后所作。前六句寫從軍的壯烈胸懷,和深入匈奴腹地的軍事壯舉。后四句寫懷古,悼念前人忘記禍患所從來,使英雄人物和功績,終歸磨滅,而感慨系之。這也正反映出他《為喬補闕論突厥表》中根據漢代伐匈奴的經驗所講:“使良時一過,匈虜復興,則萬代為患,雖后悔之,亦不及矣。”并主張屯田蓄糧,選拔名將,直言“以今日之兵,今日之將,冀收功于異域,建業于中興”是必不可能的這種思想。
詩一開端就寫:“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鐘嶸《詩品序》言王融、沈約、謝朓“三賢皆貴公子孫”,陳子昂雖不是貴公子,但祖先陳祗曾為蜀尚書令,父親是郡中大豪,所以此二句詩有作者的影子在,《陳氏別傳》說陳子昂:“始以豪子馳俠使氣”可為這兩句作注腳。“平生實愛才”即平生喜愛英雄人物的意思。他的《送別出塞》詩云:“平生聞高義,書劍百夫雄。”與此句意思相近。起聯一起已占有抗敵報國的崇高地位。
次二句云:“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是說貴公子感激于時代安危,拔劍起于草野之中。鮑照《代放歌行》云:“片善辭草萊”,杜甫《荊南述懷》詩說一些杰出人物“合沓起蒿萊”,意思與此都相近。這兩句承得很雄壯。
又次二句:“西馳丁零塞,北上單于臺。”寫從軍所達到的地方,丁零是匈奴屬國,處在古代中國的西部北部廣大地區。單于臺據說是在河套,漢武帝曾出長城,登上過單于臺。以上六句都是寫俠士報國取得戰爭的重大勝利的。但這首詩目的在保持永久的勝利,反對因暫時取勝而忘記長期的禍患,所以下聯一轉說:“登山見千里,懷古心悠哉。”陳子昂詩多寫懷古,如《軒轅臺》:“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都是想從古事取得戒鑒的。他還寫有《白帝城懷古》等詩。
結二句云“誰言未忘禍,磨滅成塵埃。”就是說古代如衛青、竇憲等雖取得勝利,但居安而不能忘禍,忘記了治國安民,屯田蓄糧,選將強兵等積極措施,終于功業磨滅化為塵埃!唐代邊功不是不大,但突厥回紇始終為患,陳子昂不是沒有遠見的,所以詩寫不要忘禍。陳子昂這類一腔愛國熱情的《感遇》詩,雖繼承了阮籍《詠懷》的憂憤傳統,氣骨卻遠勝《詠懷》,足以振起八代之衰。但詩中的一些寫法和使用古事是還未能掃除盡六朝余習的。
上一篇:郭延禮 郭蓁《感憤》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王達津《感遇(第二十九首)》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