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結·南鄉(xiāng)子》原文賞析
秋日旅懷
秋氣入簾櫳,矮榻虛軒睡正濃。夢覺黃粱初未熟,相逢,都在邯鄲逆旅中。擾擾正愁儂,雨霽西山翠幾重。更上層樓閑徙倚,晴空,目送冥飛萬里鴻。
元人詞曲有如元之文人畫,往往于逸筆草草中見精神,含一股沉至然并非頹廢的郁勃之氣。王結此令詞寫秋旅羈人寒起,于滿目蒼涼之中透出清道、高曠韻致,雖不乏悲涼況味在其中,磊落不平之芒角卻掩抑不住。乍看無非游子旅況愁苦,細味深按,悔為功名所累,甚至河山之感、黍離之悲的意緒似亦躍動其間。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卷十引朱彝尊語:“善言詞者,假閨房兒女子之言,通之于《離騷》、變《雅》之義,此尤不得志于時者所宜寄情焉耳。”即是所謂“委曲倚之于聲,其辭愈微,而其旨益遠”(同上)。王結為官,曾以親老辭歸,其實“親老”不過是一種托詞,必有更深層的難言之隱。王結生當易代之時,其生年距元正式開國僅三四年時間,有潛在的民族意識,則是很自然的。
“秋氣入簾櫳”,點出時間,秋涼透簾而入,又在旅邸之中,凄冷孤寂之感油然生起。“矮榻”句說是睡濃,卻是那樣易醒,“睡”字在元人詞曲中常是擺脫苦痛的同義語,與“醉”一樣,都是貌似曠達實則痛苦的表現(xiàn)。如與王結時代相差不算太遠的馬致遠、張雨等人的詞曲,幾乎離不開縱酒、嗜睡之題材。“虛軒”,極言空蕩、孤獨,不無失落感。“夢覺”句用唐人沈既濟《枕中記》故事,感嘆人生虛幻,浮名誤人,小米粥尚未熟,夢中已享盡了榮華富貴,將此事比己身,惆悵更濃。過拍將浮游羈旅與盧生遇呂翁點化聯(lián)系起來,對邯鄲道上之奇事不無艷羨,以為人生如夢,百歲光陰苦短并非是杳昧難憑之虛言。換頭是順承之筆,人世紛擾使人愁,到頭來又都是虛無飄渺。“儂”,乃是吳語中的自稱,即我。“雨霽”一句突然又回到現(xiàn)實中來,看是實寫景物,實是描摹人物心態(tài),有驀然間山重水復,豁然開朗之感。雨后山滴翠,空氣爽新,令人振奮,故有“更上層樓”句,說明詞人興致正濃。層樓漫步,但見晴空一碧如洗,心情更加開闊、坦蕩。結句是仰望長天,看鴻雁鳴飛,心潮澒洞;同時于超脫蕭灑中摻以淡淡的憂愁。“送”字有味,不僅僅是瞥一眼,隨意看看,而是深情而長久地目送著雁群。這就扣住了旅懷孤獨的題旨。大雁尚且成群結隊飛向南方,有個歸宿,而自己卻飄泊未定,不知明日何處棲息,這如何不叫人黯然傷神呢?全詞俯仰天地,抒發(fā)感慨,寒峭冷雋之中,飽含人世滄桑之喟嘆。下片后半部分一味清勁,手揮五弦,目送歸鴻的高曠、灑脫,與上片形成強烈對照,作者的感情相當復雜,透過詞作,依稀可見其思想深處的矛盾痛苦以及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積極入世的執(zhí)著精神交織在一起,韻味深沉而厚重。
上一篇:《王闿運·南鄉(xiāng)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吳蘭修·卜算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