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道源·點絳唇》原文賞析
賦野荼蘼
玉蕊瓏璁,繞籬盈樹知誰種?碧云堆重,化作飛瓊洞。勾挽春衫,裊裊珠纓弄。風微動,行人飛鞚,更著清香送。
這是一首詠物詞。荼蘼,又作酴醿,花名,因色似酴醾酒而得名。其一俗稱木香花,薔薇科,常綠攀援灌木。羽狀復葉,花白或黃色,傘狀花序,花梗細長。開篇一句寫花的顏色?!碍囪?,指色彩的明潔。明麗的鮮花是植株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所以第一筆就將其點出。詩詞詠物“最忌說出題字”(宋沈義父《樂府指迷》),故用“玉蕊”代指花。荼蘼被古人稱為“韻友”,“玉蕊”二字大致能表示出她的這一特色。第二句寫茶蘼荊條?!爸l種”一問,點題目“野荼蘼”中的“野”字。三、四兩句,接寫荼蘼的鮮繁茂盛。這里有兩個比喻。“碧云”形容繁枝密葉重重疊疊的情景?!帮w瓊”,即許飛瓊,神話中的仙女,侍奉西王母于昆侖瑤池仙境。唐許渾詩“曉人瑤臺露氣清,座中唯有許飛瓊”,就是寫飛瓊所居之地的清涼超逸。這里,詞人以“飛瓊洞”來比喻荼蘼重重枝葉纏覆之下一個蔭翳可人的境地。上片寫荼蘼的花色和長勢,是靜態描寫,下片則賦荼蘼以生命,寫出了荼蘼的動態風姿。首先是“勾挽春衫”。宋周邦彥筆下的薔薇“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六丑·薔薇謝后作》)。詞人筆下的荼蘼也同樣顯得多情,它以修長的荊條勾挽籬邊花下的行人,這多情的一挽,使那如珠玉綴成的花束彈弄出了一個婀娜舞姿。一個“弄”字,以擬人化的手法寫荼蘼枝條故作姿態的無賴狡黠神情。最后三句寫花之香。前面“春衫”二字已點明了人的存在。行人也許驚詫于荼蘼的多情勾挽,在花前曾有過片刻的猶夷。此時,不得不抖動絡頭,催馬前行了。眼看花與人的情意就要割斷,卻有一陣微風吹來,花于是得以向離去的行人送去自己的芳香,從而又一次表示了自己的多情。下片這由詞人導演的發生在花與行人之間的一幕喜劇,活生生地展示了荼蘼枝條美妙的姿態和花蕊那誘人的馨香。全詞由六個短句組成,分別描寫了荼蘼的鮮花、繁枝、密葉以及花枝的婀娜和花香的飄逸。上片用典隱喻,下片擬人描寫,于“形似”之外更展示了野荼蘼的神韻,堪稱一首雋永清新的詠花小品。
上一篇:《陳維崧·點絳唇》原文賞析
下一篇:《陳繼儒·點絳唇》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