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清平樂》原文賞析
嘲兒子阿寧
嬌鶯婭姹,解說三生話。試看青衫騎竹馬,若個張萱許畫? 西家撞透煙樓,東家談笑封侯。莫道元郎小小,明年部曲黃牛。
元好問身值風雨飄搖、家鄉淪陷之時,其詩詞作品大多為沉郁悲慨之作。這首《清平樂》,卻以瀟散自在之情寫天真聰慧的愛子,情韻兼勝,實不可多得。
據元好問《即事詩》“四長東州貢姓名,阿茶能誦木蘭行。元家近日添新喜,掌上寧兒玉刻成”看,女兒阿茶能誦《木蘭辭》時新添阿寧,時在1246年。晚年添丁,這對飽經兵燹喪亂之苦的詞人來說,不啻是一種安慰。題用“嘲”字,愈顯愛憐之心。據《元好問詩詞集》所附“詩文編年”看,此詞當屬1249年。是年,阿寧四歲,詞人已是六十老翁。
上片起句言阿寧聲容笑貌,白描淡出?!皨生L婭姹”,言阿寧天真嬌甜的聲音如嬌鶯婉轉般美好悅耳。婭姹,美好貌。三生,本是佛教用語,即前生、今生和來生。上片第二句說阿寧聰明活潑,夙慧過人,似能通曉很多事情。看阿寧穿著布衫騎竹馬嬉笑玩耍的神態,哪個畫家的妙筆能盡其情貌呢?青衫,即普通布衫。張萱,唐代畫家,擅長人物花鳥。上片后兩句言阿寧活潑可愛、靈慧動人,又以畫壇高手難以再現情貌為襯托,將愛子情態寫得活靈活現。
下片換頭以鄰家作襯語,抒發詞人盼望阿寧茁壯成長的愛子之情。煙樓,本指高入云霞的樓閣。詞人《朝中措》一詞中有“拾得羽陽宮瓦,不愁撞透煙樓”句。“撞透煙樓”指家道衰落,或忽遭不幸。西家如今家道衰落,憂心忡忡,東家卻正在慶賀封官進爵之喜。不要說元家兒郎太小,等到來年他就可以勝任放牛的農務了。下片造語近乎白話,給人以親切之感。意指人事世態雖然多變,西家憂愁也好,東家歡樂也好,元家有如意兒郎,就是快慰人心之事。部曲,本指軍隊編制,引申為統率、驅使之意。原用于莊嚴場合,此詞用來寫阿寧驅趕黃牛,充當“牛司令”,重詞輕置,平添了幾分幽默。
通篇觀之,此詞語淺情深,似閑話家常,隨意道出,卻收無意為佳之妙。題為《嘲兒子阿寧》,細細體味,自慰、自嘲之情卻隱隱流出,別有情致。
上一篇:《元好問·清平樂》原文賞析
下一篇:《江昱·清平樂》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