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
杜 牧①
煙籠寒水月籠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③,隔江猶唱后庭花④。【注釋】
①杜牧:見《題武關》。
②籠:籠罩。這句運用的是“互文”的寫法:煙霧、月色籠罩著水和沙。
③商女:一說商女即歌女,在酒樓或船舫中以賣唱為生的女子。
④后庭花:陳后主的《玉樹后庭花》,指亡國之音。
【詩本事】
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蘇溧水縣東北,流經南京地區,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
【賞評】
這是一篇韻流千年的絕妙好詩。首句“煙籠寒水月籠沙”乃千古寫景的妙筆,薄霧如絲絲輕煙簇籠著寒冷如霜的流水,潔白似玉的月光均勻地涂抹在水畔柔軟的沙灘上,多么怡人的夜月秦淮圖啊!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詩人悠悠乘船劃入了夜月秦淮圖里,秦淮河不僅風景如畫,而且兩岸酒旗林立,如此月夜,怎能不小斟幾杯?這兩句詩人寫景十分精細,不露一點哀傷之色。后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則猶如砯崖轉石一般,筆鋒驟轉,哀傷忽生,讓人難以接受。此時讀詩者方恍然大悟,原來前兩句之景全為這兩句而設,不禁拍案叫絕,始知首句之“寒”,次句之“夜”均大有深意,在這般家國破敗的凄凄寒夜里,聽見對岸不解家仇國恨的歌女吟唱著的靡靡亡國之音,心中怎能不倍添寒意!仿佛大唐的江山都快要被她們唱垮了!
【詩評選輯】
①清·徐增《而庵說唐詩》: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唱《后庭花》曲,唱而已矣,哪知陳后主以此亡國,有恨于內哉?杜牧之隔江聽去,有無限興亡之感,故作是詩?
②現代·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牧之此詩所謂隔江者,指金陵與揚州二地而言。此商女當即揚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陳之國都也。《玉樹后庭花》,陳后主亡國之音也。此來自江北揚州之歌女,不解陳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遺音。牧之聞其歌聲,因為詩以詠之耳。
上一篇:許 渾《汴河亭》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章 碣《焚書坑》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