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錢謙益·題塞上吟》鑒賞
歲云暮矣。白衣補衲坐竹窗木榻上①,挑燈讀《塞上吟卷》 。云旗雷東,獵獵然從空而下,如嫖姚將軍率輕勇騎②,棄大軍趨利,轉戰過焉支山。又如昆陽城西③,震呼動天地,屋瓦皆飛,虎豹股戰。快矣哉! 已而更闌吟罷,佛火青熒,刁斗無聲,木魚徐響,然后知此詩中邊聲猛氣,適足助老夫禪觀也。
作者婁江王紫涯氏,其人挽十石弓,執丈二矛,磨盾鼻草檄④,筆墨橫飛,臨陣作壯士歌; 功成,和競病詩。老夫坐長明燈下,只用爾時一味水觀消受耳。⑤
(《有學集》)
作者晚年一方面佞于佛,另一方面依然保持著世俗意識,表現出雙重的精神特性。在審美方面,他敏銳的藝術鑒賞能力一如既往,然而又不時趨入佛學虛寂之境。本文即述其以批評家和信佛者兩種身份吟閱詩作的不同感受。當他以批評家的眼光閱讀作品時,不由為詩中豪健的氣概興奮而稱快; 當他以參佛的態度回味詩作時,“詩中邊聲猛氣”僅成為他“禪觀”之助而已,此刻他與佛家的區別,只在于一以觀水而得正定,一以觀詩而得正定,二者殊途同歸。
文中生色之筆,其一為形容《塞上吟卷》的風貌特征。作者連用兩個比喻,即霍去病率領精銳抗擊匈奴和劉秀軍大戰王莽主力的雄悍壯偉、驚心動魄的場面,以描述詩作雄快豪健的陽剛風格。其二是為詩作者寫影。“挽十石弓,執丈二矛”,贊其偉力過人,然尚止于繪形; “磨盾鼻草檄,筆墨橫飛,臨陣作壯士歌”,則文豪勇士,形神兼具,呼之可出。
上一篇:《兩漢·司馬遷·項羽本紀贊》鑒賞
下一篇:《明·文徵明·題希哲手稿》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