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可·好事近》原文賞析
密雪聽窗知,午醉晚來初覺。人與膽瓶梅蕊,共此時蕭索。倚窗閑看六花飛,風輕止還作。個里有詩誰會?滿疏籬寒雀。
全詞抒寫因雪而來的詩情雅趣,篇幅雖短,但寫法上卻頗見一番心思。
上片著重從聽覺上寫雪:“密雪聽窗知,午醉晚來初覺。”雪花分量極輕,如果只是稀稀疏疏地飄飛一陣,很難使人覺察,尤其是聽覺上能夠發覺更難。午間飲酒,至晚方醒,可見飲得不少,醉得不輕;半天才“初覺”過來,說明睡得很沉;而“初覺”是剛醒,醉意、睡意都可能還未消盡,還在朦朦朧朧之中,感覺比較遲鈍,發覺外界的事物自然比平時反應要慢得多。更何況是分量極輕、幾乎是毫無聲響的雪花!現在這位“午醉晚來初覺”者能夠聽窗得知密雪,則雪花必然繁密,飄飛之勢定當緊猛,窗紙上才能窸窣有聲。即使如此,這密雪飄打窗紙的窸窣聲仍很輕微,能夠聽到,而且測知為密雪聲,則周圍環境的寂靜可知,這位“午醉晚來初覺”者的心境閑靜可知。“人與膽瓶梅蕊,共此時蕭索”,醉后初覺,耳聞密雪飄灑窗紙的細聲,空房獨臥,膽瓶中梅蕊幽香悄悄地透進鼻觀,由聽覺而嗅覺,都是靜中得來。密雪的輕細,梅香的幽微,詞人內心的閑靜,在黃昏黯淡氛圍中融成一片,四處沁溢著蕭索的氣息。
下片側重從視覺上寫雪:“倚窗閑看六花飛,風輕止還作。”密雪,是臥聽窗紙時所得,由聽窗而倚窗,人物行動上有變化,心理上也由雪聲的聽之不足,進而要求觀賞雪花紛飛之姿態,古井水般的心境漾起了漣漪,由動而靜,在人物的視聽方式的變換中,細膩地反映了人物內心感情的變化。既是閑看,自是悠然。雪花在空中飄飛、旋轉,然后慢慢墜落到樹木、庭院,風很輕,雪花更輕,似是隨風飄落,但又翩翩飛起,異常輕盈美妙。最后以“個里有詩誰會?滿疏籬寒雀”作結,個里,此中,這里面。說疏籬上滿是寒雀的場景蘊含著詩,但這樣的詩意不知誰能理會?這當然是有意吞吐,讓讀者自己去吟味。蘇軾的《和人雪晴書事》詩:“可憐烏鵲饑無食,日暮空林何所依。”其意近似,只是較為顯豁而已。深一層理解,蘇軾、趙可的實意不僅止于對雪中寒雀的同情,而是婉曲表達了憂民之心。
全詞以雪為中心,由醉后初覺的凝神諦聽到移步倚窗閑看,境界、心情亦隨之變化,梅蕊幽香的品味,雪花紛飛的觀賞,疏籬寒雀景象的觸動,情境屢變,景小意深。
上一篇:《周之琦·好事近》原文賞析
下一篇:《周之琦·好事近》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