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尚仲賢《洞庭湖柳毅傳書》原文與翻譯、賞析
【商調·集賢賓】 則俺那寄書來的秀才錯立了身,怎能勾平步上青云。則為他長安市不登虎榜,救的我涇河岸脫離羊群。他本望至公樓獨占鰲頭,今日向洞庭湖跳過了龍門。則我這重疊疊的眷姻可也堪自哂,若不成就燕爾新婚,我則待收拾些珍寶物,報答您大恩人。
【金菊香】 則我這凌波襪小上階痕,手提著瀝水湘裙與你入殿門,在這渾金椅前,參了二親。那一場電走雷奔,駕風云的叔父你可也索是勞神。
【后庭花】俺滿口兒要結姻,他舒心兒不勘婚。信口兒無回話,刬的偷睛兒橫覷人。我這里兩眉顰,他則待暗傳芳信; 對面的辭了親,就兒里相逗引。俺叔父敢則嗔,那其間怎的忍,吼一聲風力緊,吐半天煙霧昏,輕喝處攝了你魂,但抹著可更分了你身。你見他狠不狠,他從來恩不恩。
【柳葉兒】 秀才也敢教你有家難奔,是是是熬不出寡宿孤辰。誰著你自攬下四海三江悶,你端的心兒順,意兒真,秀才也便休愁暮雨朝云。
【浪里來煞】這薄禮呵請先生休見阻,送行者寧無贐。則為你假乖張不就我這門親,害的來兩下里憔悴損。我則索向龍宮納悶,怎禁他水村山館自黃昏。
尚仲賢的《柳毅傳書》 與李好古的 《張生煮海》 被稱為元代神話劇中的雙璧。談到文辭之美,人們往往稱賞《張》 劇; 談到關目之妙,則往往提及《柳》 劇。《柳》 劇的語言,也頗有可觀,其佳處即在第三折。
第三折寫洞庭君感柳毅恩德,為龍女三娘求婚,遭柳毅拒絕,于是水殿排宴為柳毅送別。龍女三娘該有什么樣的心情呢? 這是第三折曲文的描寫內容。
龍女對柳毅的感情,與 《張生煮海》 中瓊蓮之于張羽以及其他愛情戲中男女主人公關系的不同之處有三:一、柳毅是落第舉子,三娘并不是愛慕他出眾的才華和人品的旖旎風流,企望獲得人生的榮華,做夫人縣君。二、他們不是一見傾心,而是經過了考驗。三娘在危難之中遇到柳毅,托以命運攸關的大事,柳毅不負所托,挽救了她的命運。三、經過了比較。在飽受 “躁暴不仁”、“霹靂火” 般無情郎君的折磨迫害之后,對柳毅仗義勇為、熱情助人的品格就會有更深的感受。當初柳毅答應寄書之時曾說: “你異日歸于洞庭,是必休避我也。” 三娘答應說: “豈但不避,大恩人便是我親戚一般。” 現在,果真在洞庭相遇了,三娘認為柳毅可以托付終身,有一種恩愛兼有的感情。在三娘看來,這是一樁美滿姻緣。然而柳毅拒絕了婚姻。婚事不成恩義在,所以在 【集賢賓】 里主要是抒發她對柳毅的感恩之情。開口便是“則俺那寄書來的秀才……” 著一 “俺” 字,把她對柳毅愛慕、親切的內心感情,信口流出,構成本折三娘感情的基調。下面用鋪展的手法,把 “他” 與 “我”、他的 “理想” 與 “今日” 現實進行對比,述說了柳毅的寄書救拔之恩,最后收攏:“若不成就燕爾新婚,我則待收拾些珍寶物,報答您大恩人。” 這是她強抑愁情感恩圖報的方式。緊接著 【金菊香】 一曲敘述三娘上階入殿,參拜父叔準備拜謝柳毅的過程。此時的三娘,一改牧羊時風鬟霧鬢的憔瘦容顏,變得美麗動人。柳毅一見,不僅后悔不該拒絕婚事,而且又向三娘 “暗傳芳信”,這就使三娘的感情復雜了。【后庭花】 一曲先是怨柳毅當初不該拒婚。但畢竟柳毅是有感情的,所以才 “偷睛兒橫覷人”、“暗傳芳信”、“就兒里相逗引”,一則以喜; 轉念一想,柳毅的翻覆被性情火爆的叔叔錢塘君知道了,又當如何? “俺叔父敢則嗔,那其間怎的忍,吼一聲風力緊,吐半天煙霧昏,輕喝處攝了你魂,但抹著可更分了你身。你見他狠不狠,他從來恩不恩。” 一則以懼。本來是可以如愿以償的婚姻,為什么會橫生枝節? 還不都是你柳毅拒婚的結果! 于是 【柳葉兒】 曲開始轉懼為怨: “秀才也敢教你有家難奔,是是是熬不出寡宿孤辰。誰著你自攬下四海三江悶!” 這懼不是對自身的擔擾,而是出于對柳毅安危的關切。怨是怨其未能早諧連理,愛深怨才深。在懼與怨的背后,蘊涵著對柳毅的愛,所以 【柳葉兒】 曲的最后,又變成對柳毅的安慰了:“你端的心兒順,意兒真,秀才也便休愁暮雨朝云。” 眼前明明是云斂巫山,怎么說“休愁暮雨朝云”?這是作者制造的懸念,為第四折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線。最后一曲【浪里來煞】 是整折感情的收煞。“這薄禮呵請先生休見阻,送行者寧無贐”,照應首曲 【集賢賓】 中 “我則待收拾些珍寶物,報答您大恩人”。“則為你假乖張不就我這門親,害的來兩下里憔悴損”,照應 【柳葉兒】、【后庭花】 數曲,亦怨亦愛數語包籠。“我則索” 以下數句,又對未來孤苦相思的愁悶生活作出預示,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此曲作為本折的收束,是很出色的。
本折中,龍女三娘出場之后,劇情沒有大的轉折,但劇作家卻于整中求變,使戲劇跌宕起伏。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人物感情的變化上。所抒發的主要是對柳毅的感情,但 【金菊香】 一曲插入對錢塘君的感戴之情; 對柳毅的感情,或悲或喜,或怨或懼,或深情安慰,或黯然魂銷,細膩地刻畫了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造成感情氣氛的波瀾疊起。本折曲詞以抒情為主,間或插進一些敘述,如第二支曲子 【金菊香】,也收到使感情搖曳生姿的藝術效果。但是戲的感情主旋律是和諧統一的。周德清《中原音韻》 說: “商調凄愴怨慕”,用商調曲反復吟唱,使曲文相托,聲情并茂,大有蕩氣回腸的感染力量。
這種感情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是真情、實情,是處于特定情境之下人的正常的、合理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無病呻吟,矯揉做作的偽情、虛情。主人公的身份是龍女,其感情卻是普通人的感情,人物的行動和生活環境所體現出來的,又是龍的特點,把人與龍的特點巧妙結合,創造出似人間又非人間的水晶龍宮環境,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劇作家把一些常見的有關典故化虛為實,組成工整的對偶句式,造成人與神、他(柳毅)與我(龍女)的鮮明對照,增強戲劇效果。“則為他長安市不登虎榜,救的我涇河岸脫離羊群。他本望至公樓獨占鰲頭,今日向洞庭湖跳過了龍門。” 虎榜,即龍虎榜,是說舉進士時天下名士同登一榜,被喻為 “龍虎榜” (見《新唐書·歐陽詹傳》),后因用以稱進士榜。虎字是虛,羊字是實,虛實對照。至公樓指科舉時代試院的大堂; 科舉時代迎殿試榜時,狀元立殿前中階石上,石上刻有龍及巨鰲,故稱狀元及第為獨占鱉頭。跳龍門,本是借 《三秦記》 中關于魚跳過龍門可以成龍的傳說,比喻科舉登第,這里把這一人們熟悉的典故化虛為實,寫出龍宮景象,見出新意,“凌波襪”,典出曹植 《洛神賦》,寫洛水女神宓妃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后來人們也用它形容女子步態的美好。這里也把它落實了: “則我這凌波襪小上階痕,手提著瀝水湘裙與你入殿門”,“凌波小襪” 與 “瀝水湘裙” 相應,不僅寫出三娘水中行走的輕盈儀態,而且顯現出龍宮晶瑩透澈的特有景色。寫雙龍相斗是 “電走雷奔”; 寫錢塘龍來去是 “駕云霧”,盛怒則是吐煙霧、吼生風;相贈盡是金珠財寶……正因為寫的是正常人的感情,所以能為人理解,使人受感動;又因為寫了特殊的環境、異類的作為,又使人感到新奇,具有濃郁的神話色彩。“則為他……救的我……”,“俺滿口兒要結姻,他舒心兒不勘婚……我這里兩眉顰,他則待暗看傳芳信”,“他” 與 “我” 并提對舉,不僅看出三娘對柳毅的一片深情,也可看出人神之間的矛盾,抒情之中也推動著戲劇沖突的發展。
情是真情,抒情用的語言也本色天然,不假雕飾。瑰麗精工是一種美,用看似尋常的語言,準確地抒發出人物的肺腑之情,是一種由華返樸的天然美,沒有深厚的藝術造詣是不能達到的。朱權在 《太和正音譜》 中說: “尚仲賢之詞如山花獻笑”,它不是人工培植、精心修剪過的家花盆景,而是不失造化之美的天然風韻。
更值得一提的是,劇曲不是案頭文學,它以適合舞臺演出為美。請看 【后庭花】 一曲,在 “他” “我” 對照之中,把在科白中沒有寫到的柳毅的偷睛覷人、暗傳芳信、就里逗引等種種動作補充得氣足神完。舞臺上雖只有龍女在唱,卻有柳毅的動作表情相配合烘托,滿臺是戲,真能令觀者應接不暇。
此劇在戲曲舞臺上盛演不衰,影響很大。近人梅蘭芳演出京劇 《龍女牧羊》 即系根據此劇改編。越劇等劇種也都改編演出了此劇。又清代李漁將此劇與另一元雜劇 《張生煮海》 合并改編為傳奇《蜃中樓》。
上一篇:《洞庭湖柳毅傳書》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清忠譜·罵像》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