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佐調梅用(李郎中),忠輸擊虜年。子房推廟略,漢主托兵權。受命榮中禁,分麾鎮左賢(副節度)。風生黑山道(出塞),星下紫微天(郎中)。始愿文經國,俄看武定邊。鬼方堯日遠(晉國),幕府代云連。汗馬將行矣,盧龍已肅然。關防驅使節,花月眷離筵。自忝知音遇(自敘),而今感義偏。淚聞橫吹落,心逐去旌懸。帝念夔能政(抱首句),時須說濟川。勞還應即爾(對出塞),朝暮玉墀前。
端莊流麗,情事公私具舉。
【箋釋】
[李郎中] 李暐。《資治通鑒》卷二一六:天寶十載“丁酉,命李林甫遙領朔方節度使,以戶部侍郎李暐知留后事”。此李暐乃撥擢錢起于場屋之主考官,故爾詩中有“知音”、“感義”云云。故此詩當作于天寶十載。
[調梅] 《尚書·說命下》:“王曰:來汝說……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孔安國傳:“鹽咸梅醋,羹需鹵醋以和之。”殷高宗讓傅說作相,將傅說比作和羹的調料。后常以“調鹽梅”、“調鼎”,比喻治理國家,并作為詠宰相的典故。李氏自戶部侍郎出任,此處以“佐調梅”相切。
[子房] 張良字子房。《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主沛公……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斗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此處以張良烘托李侍郎之謀略。廟略:朝廷對國家大事的謀略。庾信《哀江南賦》:“宰衡以干戈為兒戲,縉紳以清談為廟略。”
[左賢] 《史記》卷一一〇《匈奴列傳》:“然至冒頓而匈奴最強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為敵國,其世傳國官號,乃可得而記云。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自如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騎,小者數千。”“左賢王”為匈奴貴族封號,匈奴乃漢朝來自北方的主要邊患。唐詩中常以“左賢王”泛指邊塞戰爭中的敵酋。此處以左賢為喻,謂李侍郎出塞對邊遠民族將收到威懾之功。
[黑山] 黑山有多處。此處當謂河北沙縣西北之黑山。《木蘭詩》:“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
[紫微] 即紫微垣。三垣之一。中國古代為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若干顆恒星多少不等地組合起來,一組稱一個星官。眾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因而用以喻指帝王宮殿。《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乃立靈光之秘殿,配紫微而為輔。”張載注:“紫微,至尊宮,斥京師也。”又,唐開元元年(713)取天文紫微垣之義,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為紫微令。省中種植紫薇花,故亦稱紫薇省。《初學記》卷一一“中書令”:“唐初又為內史令,武德三年復為中書令……開元初改為紫微令,五年復舊。”此處因李暐為戶部侍郎,來自京師,因以紫微為喻。
[鬼方] 上古種族名,為殷周西北境強敵。《周易·既濟》:“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后泛指邊遠之地的少數民族。《文選·揚雄〈趙充國頌〉》:“遂克西戎,還師于京;鬼方賓服,罔有不庭。”
[代] 即代北,泛指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臺山以北地區。代郡初為戰國趙武靈王置,秦、西漢治所在代縣(今河北蔚縣西南),東漢移治高柳縣(今山西高縣西北),后復還故治。西晉末廢。
[橫吹] 樂器名,即橫笛,又名短簫。王維《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軍司馬》:“橫吹雜繁笳,邊風卷塞沙。”橫吹曲,樂府歌曲名,用于軍中。漢張騫通使西域,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更造新曲二十八解,作為軍中樂,馬上演奏。原為乘輿武樂,東漢以給邊地將軍。魏晉以后,二十八解已亡,現存歌詞,均系魏晉以后文人作品。
[夔能政] 《尚書·舜典》:“伯拜稽首,讓于夔龍。”夔、龍,相傳為舜之臣,一為樂官,一為納言。后常以夔龍喻指輔弼重臣。此處用“夔”喻指李郎中。
[說濟川] 說,傅說。《尚書·說命序》:“高宗(武丁)夢得(傅)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巖。”《說命上》:“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殷高宗將博說比作濟巨川所用的舟楫。后遂用“濟川”喻指輔佐君主治理天下。此處以傅說喻指李暐,謂朝中需要輔佐之才。
上一篇:《省試湘靈鼓瑟》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和范郎中宿直中書曉玩清池贈南省同僚兩垣遺補》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