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江南曲》原文與翻譯、賞析
[唐] 李 益
嫁得瞿塘賈②,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③,嫁與弄潮兒。
〔注釋〕
①本篇選自李益《李君虞詩集》。江南曲,是漢樂府舊題,屬相和歌。②瞿塘,峽名,為長江三峽之首,在四川奉節縣東,十分險要。賈(gu古),商人。③信,守信。潮水漲落有時,似乎有信。
〔分析〕
這首五言絕句抒發了商人之妻長年與丈夫分離的怨恨之情。大唐帝國疆域遼闊,商品經濟發達,商人經商在外,四方跋涉,長年不歸,妻子在家獨守空房,這是很常見的社會現象,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詠:“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抒寫閨怨本是詩歌中常有的一個主題,如何翻新出奇,特別是要在這短短的四句二十個字中寫出新意,確實是對詩人的一個挑戰,而李益此詩之令人嘆賞,說明它確乎不同凡響。
全詩是借商人婦之口道出的一段心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開頭兩句平平道來,樸實無華,只是交代了一個事實:我嫁給了瞿塘(指夔州一帶)的一個商人,我天天翹首盼望,他怎不能如期歸來。這種大白話式的陳述沒有任何描畫與渲染,試與晚唐溫庭筠的《望江南》詞“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相比較,就可看出筆調的平實與暈染之異。詩人在此通過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女主人公心中的怨恨與企盼,“朝朝”形容她的朝思暮想,而“誤”字則道盡了她期望的落空,因而語雖平而情卻真。不過一首詩如果就此平平到底,也會削弱其感染力的。詩人在此安排的“平”正是為了反跌出下面的“奇”,產生奇正相生的效果。
詩的后半突然翻出兩句奇語:“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女主人公觸景興懷,由眼前的江水想到了漲落有序的江潮,潮汐之有信義比起丈夫的無情無義不知勝過多少倍,于是又由江潮想到了出沒波濤中的弄潮兒,在她心目中弄潮兒也如江潮一樣會守信的,故而發出了不如“嫁與弄潮兒”的感嘆。“早知”兩字轉跌出她的怨悔之情,大有“早知如今,悔不當初”之慨,而她所設想的“當初”卻是出人意料的“嫁與弄潮兒”,其理由則是“潮有信”。顯然這是一種匪夷所思的奇思怪想。這看似無理的荒唐之想卻深一層地表現了女主人公的怨愁苦悶和彷徨無奈。
這正是本詩以無理語言表達至性真情的寫作特點。
五言絕句脫胎于樂府民歌,因而它與樂府的淵源關系尤深。前人嘗云:“五言絕句,起自古樂府……要之詞簡而味長”(宋犖《漫堂說詩》);“詩至五絕,純乎天籟,寥寥二十字中,學問才力俱無所施,而詩之真性情、真面目出矣”(楊壽枏《云邁詩話》)。以這些論述來衡量此詩,真是若合符契。《江南曲》本身就是樂府舊題,為樂府清商曲《江南弄》七曲之一。在風格上本詩也模擬民歌,以口語化的自白構成全詩,自然真樸,純乎天籟,語氣明快,無扭捏之態。后半借潮信作翻波,更能平中見奇,明快中具曲折之態。
〔評說〕
賀裳《載酒園詩話》:“詩又有無理而妙者,如李益‘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語。”
喬億《大歷詩略》:“俚語不見身分,方是賈人婦口角,亦《子夜》、《讀曲》之遺。”
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潮來有信而郎去不歸,喻巧而怨深。古樂府之借物見意者甚多,皆喻曲而有致,此詩其嗣響也。”
上一篇:詩詞·散曲《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詩詞·散曲《江城子密州出獵》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