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呂·四塊玉〕閑適
舊酒投,新酩潑(1)。老瓦盆邊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閑吟和(2)。他出一對雞,我出一個鵝,閑快活(3)
【解析】這是一首閑適詩,是關漢卿的代表作,透露出詩人善良、質樸、開朗、豁達的獨特人格。小令共三句,文意淺白通俗,絕無澀意之言,而意蘊卻極深,正所謂深入淺出之筆也,是作詩之最為難能可貴者。首句六個字,無論“投”字與“潑”字作何解釋,都是朝朝暮暮飲,一回接一回飲的意思。前番酒意未消,接著再飲它個酩酊大醉,亦即李白之所謂“但愿長醉不愿醒”之意。這里原包含著作者內心的苦悶。然而此詩意境巧妙之處正在于作者將苦悶心情埋在心底,不露絲毫痕跡,寫出來的卻是一個樂天知命的傻乎乎的形象。“老瓦盆邊笑呵呵”,這七個極淺白極質樸甚至有點粗俗的字,寫出來一個極鮮明生動的形象。這是作詩最難的地方。表面上看這形象似乎是一個樂天派,一個不知愁的山村野老,下一句卻是“共山僧野叟閑吟和”。這“山僧野叟”至少也是不得志的失意文人,于是從粗俗中又透出高雅來。這正是作者人格的寫照。關漢卿不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書生。雖則他學識淵博,卻也是一個魯達式的金剛怒目類的豪士。這一點從他自命為一粒“銅豌豆”便可以看出。小令的第三句構思尤為奇絕,說奇絕其實又正是生活中實際情景的真實寫照:“他出一對雞,我出一個鵝,閑快活。”酸腐的書生們相聚飲酒時,往往以出酒資問題而互相搞得很尷尬,正是作繭自縛。關漢卿不是這種性格,他開朗豁達,絕不為區(qū)區(qū)小事所拘囿。遇事任其自然,開通大方,正是大家風度。陶淵明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矣!”醉眠之前,明言打發(fā)朋友先行,其直爽性格可見。李白信手拈來作詩曰:“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更是豪爽而不為禮節(jié)所拘,其真率感人。試想,朋友相處如達此種境界,還有什么猜疑、隔閡之可言?李卓吾以為文學應具備童子之貞,其言不謬。
上一篇:經典《〔南呂·四塊玉〕恬退(四首)》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南呂·四塊玉〕閑適》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