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梅花落》原文與翻譯、賞析
[南朝宋] 鮑 照
中庭雜樹多②,偏為梅咨嗟③。
“問君何獨然?”④“念其霜中能作花,⑤
露中能作實⑥,搖蕩春風媚春日。
念爾零落逐寒風⑦,徒有霜華無霜質!”
〔注釋〕
①本篇選自鮑照《鮑參軍集》?!睹坊洹窞闈h舊曲,屬橫吹曲。郭茂倩說它“本笛中曲也”(《樂府詩集》)。②中庭,庭中。③咨嗟,贊嘆。④君,指作者。這句是雜樹的問話。⑤其,指梅花。作花,開花。⑥作實,結實。⑦爾,指雜樹。
〔分析〕
古人認為詩詞的起結最難。沈義父《樂府指迷》曰:“大抵起句便見所詠之意,不可泛入閑事,方入主意。詠物尤不可泛?!贝嗽姷钠鹁淝『线@種要求。庭院中的雜樹何其多,借物抒懷的詩人偏來稱贊梅花。咨嗟,嘆息、贊嘆,此處更有稱美意,一如歐陽修《贈無為軍李道士》詩:“李師琴紋如臥蛇,一彈使我三咨嗟?!逼祁}毫無隱諱,徑直提出了己見,順理成章地引出下句:“問君何獨然”?“君”,作者也。詩語自由活潑,一開始便表現出樂府詩雖明白如話卻耐人尋索的特點。
接下來五句,兩用“念”字,雖所指各異,其義則同,即思考或考慮?!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贰绊n信謝曰:‘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紤]之后,詩人直述對梅花的看法:“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愛梅,在我國歷史十分悠久。人們常把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或譽“梅、蘭、竹、菊”為“四君子”。種植梅花,大約起于商代。在殷商出土文物銅鼎器皿上,有梅核圖案,竹簡上有梅形,并成為饋贈和祭祀的禮品。見于文學作品記載的,《詩·召南》有《摽有梅》篇;《詩·小雅·四月》有“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句??梢姾茉缫詠?,梅花便成為人們很喜愛的一種花。另外,梅花是冰中育蕾,雪里開花,“萬花敢向雪中出”(楊維楨);“凌厲冰霜節愈堅”(陸游)。明人徐文長作《梅賦》集贊梅之大成:“孤稟矜競,妙英雋永,肌理冰凝,膚曲屈。留連野水之煙,淡蕩寒山之日,蕊一攢而集霞,葩五出而爭雪。”看來一因其歷史淵源,二因其清雅耐寒,無論在鮑照之前或之后,贊梅之作,皆不可勝數。這里說“霜中作花”“露中作實”,不過舉其一端。以概其余,用意尤在于是用來和雜樹作對比的。
“搖蕩春風媚春日”。春風,春日,景色美好,氣象融和,一片和平溫馨。只有在這樣的時刻,你們才會搔首弄姿,逞奇顯能。搖蕩:鼓動、鼓舞?!肚f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搖蕩民心,使之成教易俗”。這里在“鼓動”中有自我表現義。看似多么稱心如意! 可是“念爾零落逐寒風”。此一“念”字又是詩人經過深思熟慮后的看法。而你們一到寒風瑟瑟之時呢? 凋謝、飄零、衰敗、以至死亡! “零落”有二義:一、凋謝,脫落。《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王逸注:“零落皆墜也。草曰零,木曰落”。二、比喻死亡、飄零、衰敗。陸機《門有車馬客行》:“親友多零落”。此處二義兼有,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了雜樹的狼狽不堪情狀。
末句一言九鼎,力重千鈞,是對雜樹的譏諷,鄙薄之情,溢于言表:你們之中有的可能在霜中開花,結果仍是隨著寒風零落而沒有耐霜的品質! “霜華”,其美形之于外;“霜質”,其美隱之于內。前者雖也眩人眼目,究其實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吧。因此這“霜華”與“霜質”一樣,也就“徒有”而已了。
借物喻人,為這類詩之常法。梅花堅貞自守,喻不為邪惡勢力所曲的正直之士;雜樹喻趨炎附勢而無節操的人。本詩題是樂府舊題,屬漢樂府《橫吹曲》,詩體(句法)卻是五七言錯雜,這樣其佳處是:“以古詩聲格作樂府,以五言性情入七言,別有奇響異趣”(《古詩歸》)。加之本詩又以詩人與雜樹對話的形式,“異趣”之味更濃。而所失在于“識解未深,寄托亦淺”(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與后來的詠梅之作,頗有淺深之別。但從詩的發展來看,這種雜言樂府,在音調、句法方面,都有全新的創造。沈德潛謂本詩“以‘花’字聯上‘嗟’字成韻,以‘實’字聯下‘日’字成韻,格法甚奇”(《古詩源》)。他又以總結似的口吻說:“明遠(鮑照字明遠)樂府,如五頂鑿山,開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引同上)。對后代詩人的影響頗大。
〔評說〕
鐘惺《古詩歸》:“‘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鐘情不茍?!畣柧为毴唬钇渌心茏骰?,露中能作實”:‘念其’字多少愛惜,多少鑒賞,能使梅花有知,起而感謝?!?/p>
張玉谷《古詩賞析》:“前二以雜樹襯醒,獨為梅嗟作領筆。中四,推原其故,先就可愛作一開勢,花實疊句,而用韻卻收上領下,格比漢樂府《有所思》篇,更為奇橫。”
上一篇:散文賦《梅圣俞詩集序》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散文賦《楚狂接輿》原文與翻譯、賞析